试题与答案

300多年前,英国波义耳在密闭容器中加热金属,煅烧后立即打开,结果发现质量增加了

题型:实验题

题目:

300多年前,英国波义耳在密闭容器中加热金属,煅烧后立即打开,结果发现质量增加了,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之后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闭玻璃瓶内燃烧金属,发现反应后质量不变,由此得出反应前后的质量守恒。这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相似,为何结论不同?某研究小组沿着科学家的足迹进行探究,请你完成以下相关内容:

(1)交流讨论: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究竟与哪些实验因素有关呢?

作出假设:若用同种金属、同一容器进行实验,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2)实验验证:

已知:钠在空气中受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固体。

得出结论:假设成立。

(3)依据以上实验事实,解释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反应容器敞开与密闭的差异(即密闭容器是否立即打开的差异)

(2)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天平保持平衡;天平的指针向左偏移

(3)罗蒙诺索夫在密闭玻璃瓶内实验,金属燃烧后质量的增加来自瓶内空气中氧气的减少,因此反应后质量不变;而波义耳在加热后立即打开容器盖,金属燃烧消耗瓶内的氧气后,瓶外的空气不断地补充进入瓶内,因此发现反应后容器内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

读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其方向是由__________。

(3)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此时①与③的关系是__________。

(4)实际大气中的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________(南或北)半球,理

    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