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1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

题型:论述题

题目:

(1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越 来越受到我国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一些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占据了部分人的头脑。

⑴请运用所学《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为了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这一观点进行评析。(7分)

材料二: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们为“嫦娥二号”而激动,很多人更被卫星的研制团队所感动。这支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同舟共济,统一行动;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自己的条件完成了“嫦娥二号”。他们使我国在和平利用太空上更有发言权。他们“一切为了祖国”的精神永恒地镌刻在太空。他们向世人展示了伟大的中 * * 精神。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2/8d4e8c879d54be1bedd5079b11a704de.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 C

试题推荐
题型:改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法国到广州,从鸣枪上海到鸣枪南昌,从广东陆丰到香港油麻地,从遵义到延安,从西安到重庆,从南京梅园新村到上海周公馆,周恩来留下了一串让人说不尽的话题。

——《伟人周恩来》解说词

材料二 他(周恩来)是个伟大的外交家。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

请回答:(4分)

(1)周恩来在广州时曾担任过哪一所学校的政治部主任?(1分)

(2)材料一中的“鸣枪南昌” 是指哪一历史事件?(1分)

(3)周恩来“从西安到重庆”先后两次同蒋介石进行周旋与谈判。其中,经过周恩来的努力,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1分)

(4)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请用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说明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外交家”。(写出一条即可)(1分)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听一段议论性的文字,回答3—4题

小题1:.本文的观点是(  )(2分)

A.自然有四季,人生也有四季。因此,就有四季读书法。

B.四季读书法是指按照自然的四季交替,选择不同种类的书,加以研读,循序渐进的一种读书方法。

C.四季读书是指春天宜读“诸集”,夏季宜读《庄子》与梭罗的《瓦尔登湖》,秋季宜读《老子》和房龙的《宽容》,冬季宜读《孟子》的一种读书法。

D.四季读书法是一种自由阅读,不必拘泥的读书法。小题2:.对本文的材料和理由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春天读“诸集”即各种文集,其依据是“诸集”是以肯定生命、启发希望、确定方向为主的文章。

B.夏季宜选择《庄子》,是因为庄子的寓言常有醍醐灌顶、恍然开怀、寒意逼人的作用,可以消暑。

C.秋季宜读《老子》或者房龙的《宽容》,是因为这类文章符合秋季肃杀、有淡淡哀愁的气氛。

D.冬季翻开《孟子》,内心真力充塞、圆满具足、道德勇气油然而生。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