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如图a所示,水平直线MN下方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现将一重力不计、比荷qm=10

题型:问答题

题目:

如图a所示,水平直线MN下方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现将一重力不计、比荷

q
m
=106C/kg的正电荷置于电场中的O点由静止释放,经过
π
15
×10-5s后,电荷以v0=1.5×l04m/s的速度通过MN进入其上方的匀强磁场,磁场与纸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按图b所示规律周期性变化(图b中磁场以垂直纸面向外为正,以电荷第一次通过MN时为t=0时刻).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2)图b中t=

5
×10-5s时刻电荷与O点的水平距离

(3)如果在O点右方d=68cm处有一垂直于MN的足够大的挡板,求电荷从O点出发运动到挡板所需的时间.(sin37°=0.60,cos37°=0.80)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2/6f33eec2cbba3eba1a2b1d81e5cb880e.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特殊犯罪主体相对于一般犯罪主体。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

(16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 某国等高线地形和乙城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图1中甲为世界最狭长的半岛,半岛上山脉南北绵延且陡峻;半岛西侧有巨大的沙丘,因其景观独特,已成为世界级旅游胜地。

材料三 图1中丙市为该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曾接收大量来自美国硅谷的产业转移,经济发展迅速。

(1)分析甲半岛山脉南北绵延、山体陡峻的原因,并说明沙丘地貌的形成过程。(8分)

(2)简述乙城市的气温特征,并分析成因(4分)

(3)指出丙市两个主要工业部门,并分别说明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4分)

查看答案
题型:材料题

  经济发展与交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之后,随着西欧商人贸易范围的扩大,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欧洲市场汇集了来自各大洲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象牙,亚洲的香料、茶叶、丝绸等。 

(1)据材料一,概括“地理大发现”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 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2)据材料二、三,分析蒸汽动力的使用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1913――1918年外国输华棉纺织品总值变化表(单位:千关两)

(3)据材料四,指出1913—1918年外国输华棉纺织品的总体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