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念:_______________

    ②但:_______________

2.“于”字的意思和用法与“相与步于中庭”一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贫者语于富者曰

C.又留蚊于素帐中

D.生于淮北则为枳

3.找出文中的一处比喻,这处比喻的本体是_______,喻体是______,相似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4.《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结合这一背景,体会结尾一句的丰富内涵,试回答:

①“闲人”之“少”实为 的人少,作者的叹息表达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人的不满。

②两问一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2/69d80fdbe0d19506db1929d3406e7861.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A,B两地相距240千米,火车按原来的速度行驶需要4小时,则原速度为240÷4=60千米/小时.速度比原来加快30%,则提速后速度为60×(1+30%)=78千米/小时.则提速后只需240÷78=3113小时.故选B.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均较狭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甲河下游受气候影响,乙河上游受地形约束

B、甲河下游受地形约束,乙河上游受气候影响

C、均受地形约束

D、均受气候影响

2、关于两河流域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河上游地区终年少雨,荒漠广布

B、乙河上游地区终年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森林茂密

C、甲河下游地区草场广阔,乙河下游地区水田连片

D、目前乙河的河口三角洲扩展速度快于甲河的河口三角洲

3、关于两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A、甲河上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发展航运、发展种植业等

B、乙河上游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梯级开发、发展旅游等

C、甲河下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保护植被生态、发展畜牧业

D、乙河下游重点开发水能资源、保护水质、发展灌溉农业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