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论语》六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论语》六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部书。

2、《论语》六则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六则中有些经典的话已固定为成语,其中有两个表示虚心好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1/ca776c8ea4fa312f4f21a88db4aa022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5-4;4-3;3-2(答案不唯一)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苦阶层对粮食的需求,其余粮食立即无条件地送给粮食的收集中心。

材料二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负担的国家义务,交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交换工业品和农产品。——以上选自《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粮食税是从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战争所迫使采取的特殊“战时 * * 主义”到进行正常的社会主义产品交换的一种过渡形式。而正常的社会主义产品交换,又是以带有小农在居民中占优势造成的特点和社会主义进到 * * 主义的一种过渡形式。

材料四既然无产阶级紧紧掌握着 * * ,紧紧掌握着运输业和大工业,这里也就没有什么使无产阶级可怕的地方。

——以上引自列宁《论粮食税》

请回答:

(1)材料一采取了什么措施?根据材料三说明其实施的历史原因。

(2)为解决材料一措施实施后带来的问题,材料二又提出了什么措施?

(3)有人认为从材料一的措施转向材料二的措施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4)上述措施的转变,体现了俄国无产阶级遵循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原则?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