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单位:%

题型:论述题

题目: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单位:%

材料二: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法》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

材料三:2010年12月26日,国务院 * * 温 * * 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直播间,温 * * 在与听众在线交流时,再次谈及对“尊严”和“幸福”的理解。 * * 指出只有实现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才能体现这个社会应有的价值,才能让人民得到幸福和尊严。

(1)结合材料一:请你分析图表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

(2)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三,概述我国政府应如何让人民得到幸福和尊严。(14分)

答案:

(1)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增长很快,说明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说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步(或说明我国还没有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2分)

(2) (14分)答:①我国政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共同富裕原则,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各项权利和利益;(3分)

②我国政府运用法律手段,通过《社会保险法》国家将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 可以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得到幸福和尊严提供物质保障。(3分)

③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我国政府应当运用经济手段,(2分)健全和完善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分);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分)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2分)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