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市井:指做生意。②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③十千:指十贯铜钱。
1.下列各句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子之 禽:通“擒”,抓获
B.汝寡悔 素:一向,平时
C.问其所 欲:欲望
D.为良民 卒:最终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1/91cb0f1154a5c9fd46781a2db3f26bf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设乙所用的时间为x,依题意得:16+16-4(x+2)=12x解得:x=1.5答:此时乙所用的时间为1.5小时.故选C.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