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患者,男,51岁,在某基层医院行鼻中隔矫正及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时因鼻腔出血严重未完成手

题型: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题目:

患者,男,51岁,在某基层医院行鼻中隔矫正及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时因鼻腔出血严重未完成手术即行鼻腔填塞,术后2天抽出鼻腔填塞物后患者又再度出血,行前鼻孔填塞后止血效果仍然不佳,且患者全身情况逐渐衰竭,遂转至某大医院,转入时,患者神志模糊,不时从口中吐出血液,测血压为70/50mmHg。

该患者在经过抗休克及重新行前后鼻孔填塞后鼻出血得到控制,病情趋于稳定,但抽出前后鼻孔填塞物后,患者再度出血,虽反复多次前后鼻孔填塞仍不能完全控制,此时应考虑()

A.行血管造影及血管栓塞

B.在鼻内镜下探查并用电凝等方法止血

C.试行一侧颈外动脉结扎

D.行面正中揭翻术

E.行鼻侧切开术

F.将止血药物的剂量增加一倍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1/8bb97e5f0f97e3594fd029080499ed0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如血的残阳映红沙滩,一群学生对着天边变幻的落日,不禁吟咏起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名句。(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学校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
展览一: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
展览二:中外文学荟萃

展览三: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一:伏尔泰去世后,他的棺木上刻了这样一行字:“他拓展了人类的精神,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材料二: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可以说启蒙思想促使知识和天赋 * * 的传播,因此使人们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 * * 机构和宗教生活。

时代特征: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享乐;天主教神学压制束缚人性。主要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