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A 和 B 是同周期的相邻元素, B 和 C 是同主族的相邻元素,且A、B、C

题型:选择题

题目:

A 和 B 是同周期的相邻元素, B 和 C 是同主族的相邻元素,且A、B、C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9,则A、B、C三种元素分别是  (   )

A.N、 F、 Cl    B.F、 O 、S      C.S、 Cl 、O   D.S 、O 、F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1/8b7a2de6b2c44ab6a7ae38a9dd19d69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B题目分析: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存款利息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是积极的货币政策的表现,利息率会下调,股票价格上涨,股市企稳回升,顾选①,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税会使股票投资成本下降,收益增多,也会...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1:2,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丁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并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

材料二

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

时间 农业实产量 实征农业税 农业税占实产量%
合计正税附加
经济恢复时期3806.50494.54443.8850.66合计13.00其中:正税11.70
“一五”时期8017.80933 21847.4585.7611.6010.60
“二五”时期6983.20833.32745.6687.6611.9010.70
1963~1965年5004.50373.02333.4240.607.506.70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
——摘自温 * * 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3月5日)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