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小儿麻痹的病原体是() A.脊髓灰质炎病毒 B.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C.麻疹病毒 D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题目:

小儿麻痹的病原体是()

A.脊髓灰质炎病毒

B.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C.麻疹病毒

D.E.B病毒

E.单纯疱疹病毒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1/58c62fd8e3682eff757e62756e57cc72.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 B, C, D, E, F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

尝试观于上志,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于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

伯禽将行,请所以治鲁。周公曰:利而勿利也。”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 ‘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病矣,渍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属国?”管仲对曰:“昔者臣尽力竭智,犹未足以知之也。今病在于朝夕之中,臣奚能言?”桓公曰:“此大事也,愿仲父之教寡人也。”管仲敬诺,曰:“公谁欲相?”公曰:“鲍叔牙可乎?” 管仲对曰:“不可。夷吾善鲍叔牙,鲍叔牙之为人也,清廉洁直,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勿已,则隰朋其可乎?”“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求,丑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其于国也,有不闻也;其于物也,有不知也;其于人也,有不见也。勿已乎,则隰朋可也。”

夫相,大官也。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桓公行公去私恶,用管子而为五伯长;行私阿所爱,用竖刁虫出于户。人之少也愚,其长也智。故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日醉而饰服,私利而立公,贪戾而求王,舜弗能为。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民之主,不阿一人阿:偏袒

B.寡人将谁属国 属:从属

C.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比:这里是亲近的意思

D.丑不若黄帝丑:以……为羞愧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伯禽将行,请所以治鲁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去其‘荆’而可矣       万物皆被其泽

C.故老聃则至公矣        勿已,则隰朋其可乎

D.愿仲父之教寡人也       鲍叔牙之为人也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周公曰:“利而无利也。”

周公说:“(为政时)要先考虑利人而不要先考虑利己。”

B.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

天地大公无私啊,生育万物却不把万物作为自己的子女,成就万物却不把万物据为己有。

C.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求

隰朋为人,对胜过自己的人有志(追赶),对不如自己的人则(加以)劝勉。

D.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做大官的人,不愿观察小事情,不想要小智慧。

小题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以为,三皇五帝等古代圣王治理天下之所以能使天下太平,是因为他们首先做到了公正无私。

B.文章以周公训诫伯禽“利而勿利也”和管仲临终举荐隰朋相齐为例,阐明了治天下必先公的观点。

C.对荆人遗弓而不肯索,孔子认为真正出以公心应去其“荆”,老子认为真正出以公心应去其“人”。

D.管仲素善鲍叔牙,但他并不同意在自己病故以后由鲍叔牙继任相齐,由此可以看出他没有偏私。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