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下列选项中正确的选项是哪项( )A.磋商、仲裁、调解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下列选项中正确的选项是哪项( )

A.磋商、仲裁、调解是争端解决的必经程序

B.上诉机构可以维持和变更专家组的法律裁决和结论

C.上诉机构既进行法律审查,也进行事实审查

D.专家组是常设机构,上诉机构可以将案件发回专家组重审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1/2229303b3e53dbff123297f838ab5a22.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意大利在欧罗巴洲南境……元以前未通中国。明万历九年(1581年)。有利玛窦者始泛海抵广州。……崇祯初历法疏舛,礼部尚书徐光启请以其国新法相参校,开局纂修,报可。书成未用。会本朝建元,始采取其说,先后命西洋人汤若望、南怀仁等为钦天监官。……并许其自行其教。

——引自清朝《文献通考》

材料二 (近代中国)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势,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海国图志》            《民报》、孙中山题词       《新青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较之以前有什么新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在18世纪末叶以来,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的原因。(3分)并概括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2分)并分析其变化的趋势。(1分)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中国改革成功靠的是“靠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革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国企做大做强做优;另一条腿就是非国有经济。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我国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平等、公平竞争

B.股份制改革是所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必经之路

C.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D.我国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