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片断,完成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文言文片断,完成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用“/”为文中划线句标出停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

(2)便还家(   )

(3)不为外人道(   )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

(1)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欲穷其林”。进人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__________”。离开桃花源时,他“_________”,但再来寻找时还是“___________”

(2)文章结尾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________,出自于本文且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美好的境界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

5、回答问题:文中写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请你说说村中人为什么“皆叹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1/18a5592da18d471ec1610a6569424dbb.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的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香港》

(1)诗歌中的“海狮”是指哪个国家?它是通过哪一条约割占香港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香港是何时回到祖国怀抱的?它的顺利回归得益于哪一伟大构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香港被割占到顺利回归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