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甚,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抬然不动,椒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汜》)

  (二)青漠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晚岚;比之含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至寒至腴,可拊可餐。(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①岚:林中雾气。②箨(tuò):竹笋皮,笋壳。③纨:白色的丝绢。④拊(fǔ):抚摩。

1.解释下面加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潭中鱼百许头(   )

(2)折蛇行(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语段(一)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语段(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1/0c4a5a2e45b885fb5db859f1e8420242.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设x=1.21•30•6,①∴两边同乘以1000,得1000x=1213.06•30•6②∴②-①,得999x=1211.85,∴x=1211.85999=26932220.∴1.21•30•6=26932220.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甲公司2009年3月在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后,发现2007年10月购入的专利权摊销金额错误。该专利权2007年应摊销的金额为40万元、2008年应摊销的金额为160万元。2007、2008年实际摊销金额均为160万元。甲公司对此重要会计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会计处理,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2009年年初未分配利润应调增的金额是( )万元。

A.90

B.81

C.70

D.65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岳阳楼记》选文,完成下面各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画线字词的意思。

    (1)浊浪排空(                    ) 

    (2)春和景明(                    )

    (3)长烟空(                    )

    (4)吾谁与(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进亦忧,退亦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不同于“古仁人之心”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的结尾是一个问句,你能说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