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公开密钥加密体制的密钥(公钥和私钥)是( )。A.一次性制造出来所有的密钥 B.在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公开密钥加密体制的密钥(公钥和私钥)是( )。

A.一次性制造出来所有的密钥

B.在一次制造中形成的一对密钥

C.公钥是在公共媒体上得到的,而私钥是自己制造的

D.公钥用于加密公有信息,而私钥用于加密私人的信息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0/e68596e589d572e601863926781dfef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22÷2-5)÷2,=6÷2,=3(厘米),(3+5)×3,=8×3,=24(平方厘米),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故答案为:24平方厘米.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凡音由于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故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与之以殃,其自然者也。 

   故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舜之道何弘也?纣之道何隘也?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故身死国亡。 

   而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于濮水之上舍。夜半时闻鼓琴声,问左右,皆对曰“不闻”。乃召师涓曰:“吾闻鼓琴音,问左右,皆不闻。其状似鬼神,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端坐援琴,听而写之。明日,曰:“臣得之矣,然未习也,请宿习之。”灵公曰:“可。”因复宿。明日,报曰:“习矣。”即去之晋,见晋平公。平公置酒于施惠之台。酒酣,灵公曰:“今者来,闻新声,请奏之。”平公曰:“可。”即令师涓坐师旷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而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也,不可遂。”平公曰:“何道出?”师旷曰:“师延所作也。与纣为靡靡之乐,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自投濮水之中,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愿遂闻之。” 

一奏之,有白云从西北起;再奏之,大风至而雨随之,飞廊瓦,左右皆奔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屋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 

  太史公曰: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也。夫古者,天子诸侯听钟磬未尝离于庭,卿大夫听琴瑟之音未尝离于前,所以养行义而防淫佚也。夫淫佚生于无礼,故圣王使人耳闻雅颂之音,目视威仪之礼,足行恭敬之容,口言仁义之道。

(《史记 乐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子中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响:响应

B.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乐:爱好

C.百姓不亲,天下畔之畔:通“叛”背叛

D.与纣为靡靡之乐靡靡:萎靡颓废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故为善者天报之以福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B.乃召师涓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因端坐援琴,听而写之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D.所以养行义而防淫佚也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音乐是源于人心的,晋平公爱好濮水之上的靡靡之音,司马迁认为他不是个有德之君。

B.师旷认为师涓所作之乐为亡国之音。劝晋平公不要欣赏,可是平公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C.师涓、师旷同为乐师,但师旷能发现师涓琴声中的问题,可见师旷在琴艺上比师涓高一筹。

D.司马迁把国家兴亡和音乐联系起来,表面上谈的是音乐,其实谈的是仁、礼之类的治国之道。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