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老师带着两个学生到离学校33千米的博物馆参观.老师开一辆摩托车,速度为25千米/

题型:解答题

题目:

老师带着两个学生到离学校33千米的博物馆参观.老师开一辆摩托车,速度为25千米/小时.这辆摩托车后坐可带乘一名学生,带人后速度为20千米/小时.学生如果步行,速度为5千米/小时.请你设计一种方案,使得师生3人同时出发后用3个小时同时到达博物馆.

答案:

设计方案:学生乙先步行,老师带学生甲乘摩托车走出一定路程,让学生甲步行,老师返回接学生乙,然后老师带乘学生乙,与学生甲步行同时到达博物馆即可要确定摩托车中途接乙的返回点.(4分)

设两个学生为甲、乙二人.学生乙先步行,老师带学生甲乘摩托车走了x千米,共用了

x
20
小时.他们比乙多行了
x
20
(20-5)=
3
4
x
(千米).这时老师让甲步行前进,而自己返回接乙,中途遇到学生乙时,用了
3
4
x÷(25+5)=
x
40
(小时).

乙遇到老师时,已经步行了(

x
20
+
x
40
)×5=
3
8
x(千米),离博物馆还有33-
3
8
x
(千米).

如果甲、乙二人搭乘摩托车的路程相同,那么x=33-

3
8
x,解得x=24(千米).(4分)

这样,在路上学生甲共计用的时间为

x
20
+
33-x
5
=
24
20
+
9
5
=3(小时),

学生乙共计用的时间为

x
20
+
x
40
+
x
20
=
24
8
=3(小时).(5分)

因此,上述方案可使师生3人同时出发后只用3小时就可同时到达博物馆.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2010年8月7日,甘肃省舟曲县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社会各界情涌舟曲,奋力救灾。我国政府第一时间披露灾情真相,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救灾的文件和政策。在中央的统筹部署下,全国各地方、各有关部门尊重科学、顽强拼搏,同时又能力协作,从而提高了救灾实效。在救灾过程中,民政部门坚持优先保证重灾区,兼顾其它灾区的原则,从速调运、合理分配救灾物资;众多志愿者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一幕幕感人的场面在向世人证明:灾难兴邦,灾后重建虽然任务艰巨,但胜利一定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法思想的?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