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在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 ] ①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 ②休息、休假 ③接

题型:选择题

题目:

在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 ]

①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

②休息、休假

③接受职业培训

④遵守劳动纪律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0/624c07a79901bcff9c83f67c79c9c4fe.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典型疼痛位于胸骨后,呈阵发性压榨样痛。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男,4岁,进食蚕豆后次日,突然面色苍白,尿液呈红茶样来院急诊。体检:体温37℃,神志清,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HR100次/分,心尖区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杂音,肺、腹部无特殊。以往从未食用蚕豆。血常规:Hb68g/L,RBC2.8×1012/L,Ret6.0%,WBC15×109/L,PLT203×109/L。

该病尚与下列哪类贫血有关,除了()

A.伯氨喹型药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B.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C.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

D.感染诱发的溶血

E.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查看答案
题型:辨析题

据报道,北京市对中小学生守则及相关行为规范进行了修改,从今春新学期第一天起,北京市中小学生将开始试行新的《北京市中学生守则》《北京市小学生守则》以及相关行为规范。其中争议最大的修改是“敢于斗争”与“见义勇为”被抛弃。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20条最后一句“遇到坏人坏事要主动报告、敢于斗争”,在新的《北京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只保留了“遇到坏人坏事要主动报告”,去掉了“敢于斗争”四个字。“见义勇为”也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消失。这一改动引起教育界、法律界的广泛关注,赞扬与批评等量其观。支持去掉“敢于斗争”与“见义勇为”的人,认为这是让孩子远离危险的需要,有利于小学生自我保护。他们认为,未成年人处于身心成长阶段,各方面还不成熟,本身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若不考虑这一年龄特点而一味要求去“敢于斗争”是不切合实际的,容易误导冒险行为,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反对方则认为,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中抛弃“敢于斗争”与“见义勇为”是错误理解这些提法本意的必然结果。我们主张中小学生面对坏人坏事时“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主要意图并不是要给中小学生规定什么义务与责任,主要是着眼于对他们道德品质的培养。 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中抛弃“敢于斗争”与“见义勇为”对本来就有待于加强和革新的道德教育造成了严重破坏,违背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道德规范主要是一种义利选择准则。     

你赞成哪方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