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选自《两小儿辩日》)

  (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注)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选自《世说新语》)

  (注)东渡:公元316年,西晋在异族入侵中灭亡,第二年,渡江至建康(今南京)的西晋旧臣拥司马睿为帝,史称东晋。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字。

(1)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_____________

(2)元帝之                       异_____________

2.下列与例句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A.明帝问何致泣

B.告此意,更重问之

C.皆美于徐公

D.策之不其道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段中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乙段中晋明帝两次回答的同一问题是___________,问题不同,但两则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现了儿童的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0/51484078422d6eb3328a7598a4ecae7b.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患儿,男,11个月,体重10kg,因阵发性哭闹、发热、频繁呕吐、血样便、少尿2天入院。体格检查:T38.5℃、BP105/65mmHg、HR124次/分;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呈嗜睡状;皮肤张力低、舌唇黏膜干燥。影像学检查与临床诊断:肠套叠,拟行肠套叠复位术。

该患儿脱水明显,根据临床表现估计其脱水程度(占体重%)()。

A.<5%

B.5%~10%

C.10%~15%

D.15%~20%

E.20%~30%

F.>30%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