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适用于尿17-羟、17-酮检查的防腐剂是() A.二甲苯 B.甲醛 C.浓盐酸 D.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题目:

适用于尿17-羟、17-酮检查的防腐剂是()

A.二甲苯

B.甲醛

C.浓盐酸

D.浓硫酸

E.麝香草酚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0/37168e3ce712e5eb6c4a560462b4e33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后一句话,因此,就很不满意陶渊明的读书态度。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有两层含义:一是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而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因此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劝诫学者不要太固执、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英雄记钞》,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______观其大略者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宋代理学家陆象山语录言:“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不是说未读懂的地方就放过不理会了,而是暂且放过,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这篇文章意在( )。

A.论证会意是解决“不求甚解”的主要途径
B.介绍对“不求甚解”产生误解的历史背景
C.说明对“不求甚解”产生误解的根本原因
D.阐释读书过程中“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