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活动中,某兴趣小组对生产及生活污水进行了探究. (1)第

题型:问答题

题目: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活动中,某兴趣小组对生产及生活污水进行了探究.

(1)第一小组同学在学校附近的家化工厂调查,发现该厂在生产过程中用到硫酸.

[猜想]该工厂排放的废水呈酸性.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该废水呈酸性
[建议与反思]为防止造成水污染,同学们联合向厂家建议,应将废水治理达标后再排放,你认为治理该酸性废水时适宜加入的试剂是______(任答一种),此时废水的pH将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进一步探究]取一定体积从该厂排出的含硫酸的废水与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若改用跟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氢氧化钾溶液与上述一定体积的废水混合,所得溶液的pH______7(填“<”、“>”、“=”).

(2)另一小组同学在城市的一条小河中取了水样,发现水样变浑浊,便在浑浊的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通过搅拌、静置后,发现水变得澄清了.

[查阅资料]明矾[化学式:KAl(SO42•12H2O]是一种常见的净水剂,它在水中解离出的离子主要有K+、Al3+、S

O2-4

[提出问题]明矾中哪一种离子有净水作用?

[设计实验]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在一杯浑浊的水中加入少量KCl,静置烧杯中的水仍然浑浊K+和Cl+都没有净水作用
在一杯浑浊的水中加入少量Al2(SO43,静置烧杯中的水变澄清______
[完善方案]小敏的实验方案不完善,需要对方进行补充.请你将补充方案中的实验目的和所使用的试剂填入下表

实验目的使用的试剂
Al3+是否有净水作用______
____________
[反思]研究表明:河水部分水体污染是由于水中氮、磷含量过高导致水质恶化.请你用所学习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水体中氮、磷含量过高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哪些行为活动有关?(要求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0/2526de78b19f60926cda416b35f022de.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①属于②以……为利③学完④振动 2.①以宾客之礼相待客人②道歉感谢 3.(1)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宗族的人为内容。 (2)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要求能返回(继续跟秦青学习唱歌),(从此)...

试题推荐
题型:论述题

材料:最近,常有手机用户收到一些以“老朋友”名义发来的短信,这些短信极易引诱收信人回复或回电,而只要手机用户一旦回复或回电,一笔不小的话费就会被冠以“某某业务”的名义扣除。与前两年相比,现在的“短信陷阱”骗术升级。业内人士提醒,发现内容中有“这是我的新手机号码”但没有署名的短信需谨慎回复;发现号码陌生且内容中无熟悉署名的短信尽量勿回;一些只响一两声就停的陌生电话号码也勿回拨。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中市场主体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促进短信市场的健康发展。(15分)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笑 过 之 后 思 索 多

  一位家长无意看了孩子的作业本,不禁大吃一惊,老师让孩子用“不是……就是……”造句,孩子造出来这样一句话:“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一位女老师说,一次她让学生们用“如果……就……”造句,一个学生写下了“如果你是茶,我是水,然后就泡你”。还有的学生造的句子是“虽然我老爸很丑,但是我老妈很温柔”、“因为爱,所以爱”。看着这些调侃的话语,在最初的忍俊不禁之后,一股涩涩的滋味才下眉头,又悄然上心头。

  现在社会变化快,孩子所接触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语言变得越来越丰富,这体现在遣词造句中,学生之间的对话净是“网络版”、“动画版”,怪味的幽默,“语不惊人誓不休”,而在爆笑之后,是否也有一些值得警醒的东西呢?

  说过,笑过,思索着,孩子是善于模仿的,在接受的过程中更难免泥沙俱下,鱼目混珠,而小孩儿又哪能有那么多的免疫力,哪能甄别区分这许多,该说与不该说,恰当与失当,吸收与扬弃,于是触景生情,活学活用,脱口而出,直叫人哭笑不得,汗颜有加,而这中间难道只有让孩子受训的份吗?是该净化我们语言了,让我们说话做事文明些再文明些。

  词汇是丰富的,组合是奇妙的,妙语连珠,诙谐幽默是催化剂,是友好的工具,但是纯净的课堂,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学生,不是嬉皮士,更不能拿无聊当有趣,而即便是说说而已,说完拉倒,净化这种语言氛围,大人们也责无旁贷,当有“守土有责”的责任和意识。

1.作者在文章中表明了怎样一种主张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孩子令人吃惊的语言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在爆笑之后,是否也有一些值得警醒的东西呢?”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对文章开头提到的孩子们的话是全盘否定吗?他持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