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课外小组的同学上网查阅有关金属资料时,看到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能生成一种无色

题型:问答题

题目:

课外小组的同学上网查阅有关金属资料时,看到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能生成一种无色气体和一种白色不溶物.于是产生疑问:产生的气体和白色不溶物是什么物质?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及结论
实验I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将其放入盛有适量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
实验Ⅱ将实验I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小烧杯气体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该气体是______,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探究一: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物质?

探究二:产生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1: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2: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

【猜想与假设】

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OH)2

猜测2: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CO3

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OH)2和MgCO3的混合物

实验Ⅲ

①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______溶液,观察到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泡,则白色固体一定含有______.(填名称)

②称取实验I中所得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22.6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装置A和B中.实验后装置A增重1.8g,则白色固体中还含有______,装置B增重8.8g,试确定白色不溶物中各成分的质量比为:______.

【实验与反思】

通过上述实验说明,对于未知物成分的确定,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这两种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

答案:

实验Ⅱ: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可以说明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能生成一种无色气体和一种白色不溶物;气体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明该气体具有可燃性,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气体可能是氢气或一氧化碳,如果测定是一氧化碳时,燃烧后需要用到澄清石灰水,所以该气体是氢气;氢气燃烧的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是点燃,所以方程式是:2H2+O2

点燃
.
2H2O;

实验Ⅲ:①加入一种试剂产生气泡可知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加入的是稀盐酸(或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碳酸镁;

②B中碱石灰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设生成8.8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镁的质量为X则:

MgCO3+2HCl═MgCl2+H2O+CO2

84 44

X 8.8g

根据:

84
44
=
X
8.8g
=16.8g,所以含有氢氧化镁质量为:22.6g-16.8g=5.8g;

因此Mg (OH)2 与MgCO3的质量比为5.8g:16.8g=29:84;或MgCO3与Mg (OH)2的质量比为84:29

【实验反思】推测物质的方法有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物质种类,根据测定物质的质量来推测各种物质种类等.

故答案为:实验Ⅱ氢气;2H2+O2

点燃
.
2H2O

实验Ⅲ①稀盐酸; 碳酸镁;

②Mg(OH)2; Mg (OH)2 与MgCO3的质量比为29:84;

或MgCO3与Mg (OH)2的质量比为84:29

【实验反思】

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确定; 通过质量分析确定;(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薄 * * 涉嫌犯罪,10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做出决定,依法对其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目前,案件侦查工作正在依法进行中。

B.10月1日上午,京珠高速乳源段发生一宗特大交通事故,高速公路交警、高速公路管理人员、120急救人员和相关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救援。

C.由于各大视频网站需要靠聚合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版权内容来获取高流量,使得网络视频行业版权价格提高、运营成本大幅攀升。

D.日前,金龙鱼、福临门两家国内主要食用油大企业相继增加小包装花生油、菜籽油价格,涨幅在8%左右。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各界关注。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