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列疾病中血浆白蛋白浓度不减低的是 () A.慢性肝病 B.严重感染 C.严重脱水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题目:

下列疾病中血浆白蛋白浓度不减低的是 ()

A.慢性肝病

B.严重感染

C.严重脱水

D.慢性肾炎

E.门脉高压腹水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9/8897a26ad8710d5540ce38158f6d973d.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乙烯与Cl2完全加成时,双键与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以1mol乙烯与Cl2完全加成需要氯气1mol;1,2-二氯乙烷发生取代反应时,氢原子与 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mol1,2-二氯乙烷中含有4mol氢原子,所以发...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9题。

大梦敦煌六十年

段文杰,1917年生于四川绵阳。1940年考入国立艺专国画系。1944年,国画大师张大千在重庆举办的敦煌壁画临摹展在他心里埋下了敦煌艺术的种子。而早在百年前,敦煌珍宝多次被劫掠后,世界各国就出现了敦煌研究热潮。“敦煌在中国,研究在外国”的断言一直深深刺痛着段文杰的心。毕业后几经波折辗转到达敦煌,从此,他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都奉献给了敦煌艺术保护研究事业,做出了突出成就。

从1946年开始,段文杰共临摹各洞窟不同时期的壁画340多幅,面积达140多平方米,创下了敦煌莫高窟个人临摹史上的第一。段文杰的临摹方法与张大千不同。张大千的临本,随意性较大,带有个人创作的成分;段文杰主张,临摹一要客观忠实地再现原作面貌;二要在精细的基础上突出原作总体神韵;三是绘画技巧不能低于原作水平,这至今仍然是敦煌壁画临摹的指导原则。他的代表作之一《都督夫人礼佛图》,原画中人物表情及衣饰都模糊难辨,临摹难度极大。段文杰反复观察考证洞窟中的供养人图像,查阅了大量相关历史资料,并进行了多次实验练习,经过四个月才完成了这幅巨型壁画的临摹。历时三年的莫高窟第285窟临摹,是段文杰主持的敦煌壁画临摹史上第一座整窟原大壁画现状临摹。另外《尸毗王本生》、《各国王子举哀图》等复原临摹巨图,都是公认的精品。

1947年和1948年,段文杰他们将石窟保护和壁画临摹结合在一起,对莫高窟洞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编号、测量和内容调查,“洞窟编号法”被认为是最完整和科学的,至今仍在沿用。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段文杰在临摹壁画时,为复原一幅唐代壁画,查阅了百余种有关古代服饰的文献资料,通读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摘录了两千多张卡片,为以后进行敦煌服饰研究打下了基础。后来,他写出了《敦煌服饰》这一重要学术专著,丰富了我国古代服饰研究的内容。其间,他还写生创作了上百幅人物山水画。

对敦煌艺术的起源历来有“西来说”和“东来说”两种观点。段文杰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失之偏颇;敦煌艺术是在深厚的汉晋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外来艺术的营养而成长起来的中国式的佛教艺术。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重视和肯定,为后继者打开敦煌石窟艺术的奥秘提供了一把钥匙。

在全国敦煌学者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敦煌学研究走到了世界前列,但段文杰仍谦虚地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16.下列有关段文杰“壁画临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段文杰的敦煌壁画临摹时间跨度长,量大面积广,成为敦煌临摹有史第一人。

B.有别于张大千的临摹方法,段文杰主张临摹要忠实传神,不应有较大的随意性。

C.第一座整窟原大壁画现状临摹是段文杰历时三年的莫高窟第285窟临摹。

D.因为原图人物、服饰难辨,《都督夫人礼佛图》经过四个月的实验练习才完工。

1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敦煌壁画临摹展,激发了青年段文杰献身敦煌艺术的志趣。

B.敦煌学发展一个世纪以后,终于打破了“敦煌在中国,研究在外国”的断言。

C.《敦煌服饰》一书继承了《舆服志》的研究成果,丰富了古代服饰研究的成果。

D.段文杰长期的壁画摹品中除了340多幅壁画外,还包括上百幅的人物山水画。

18.从文中看,段文杰为敦煌艺术的保护及研究事业做出了哪些突出成就?(6分)

19.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段文杰取得多方面研究成果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