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黄鹤楼》。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黄鹤楼》。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   )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    ),高标(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   )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1、在文章空白处填上所缺的字词。

2、解释下列字词。

隅(          )   遂 (         )    翼 (               )       

窥(          )   倚(         )     耸构(             )   

3、翻译下列语句。

观其耸构(    ),高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檐翼馆,四(  )霞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文中原句填空。

  在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了黄鹤楼的整体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写了登楼观赏景物的情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作者的登楼感触。

5、请你写出有关黄鹤楼的诗句,不少于2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9/80d823d19f0f3c8c69a595f46a17732b.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5;﹣14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列为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变法的部分内容:

主张“务尽地力”:在百里见方的范围内有九万顷土地,“除山泽邑居,参分去一”,还有“六百万亩”。如果农民“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斗);不勤,则损亦如之”。一进一出,就要相差“粟百八十万石”(《汉书·食货志上》)

主张“平籴法”:就是“上熟,其收自四(四倍,收六百石),余四百石;中熟自三(三倍,收四百五十石),余三百石;下熟,自倍(收三百石),余百石。小饥,则收百石;中饥,七十石;大饥,三十石。故大熟,则上籴三而舍一;中熟,则籴二;下熟,则籴一,使民适足,贾(价)平则止。小饥则发小熟之所敛,中饥则发中熟之所敛,大饥则发大熟之所敛,而籴之。故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汉书·食货志上》)。

主张禁“技巧之民”:“雕文刻镂,害农事者也:锦绣纂组,伤女工者也。农事害,则饥之本也;女工伤,则寒之原也……故上不禁技巧,则国贫民侈”(《说苑·反质》)。

李悝还主张“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说苑·政理》)。

材料二  下列为古代雅典梭伦改革的部分内容:

颁布“解负令”,拔除立在债务人份地上的记债碑,作为债务抵押品的土地无偿归还原主,保障小块农地的水源;禁止人身奴役和买卖奴隶。

颁布限制谷物输出,鼓励橄榄油出口的政策。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把公民(不包括奴隶、妇女和不足年龄的男子)按财产多寡分为四个等级,对应不同的政治权利。建立“400人会议”,实际上掌握最高统治权。

请回答:

(1)综合材料一,说明李悝变法的作用。(9分)

(2)结合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从从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看,说明梭伦改革的作用。(6分)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理解。

一分钟演讲

       ①1976年1月8日周恩来 * * 逝世时,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国旗降了半旗。这是非常罕见的事,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从来没有为谁下过半旗。     

       ②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了。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广场上,言词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国家的元首去世,联合国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的 * * 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

       ③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总共不过一分钟。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 * * 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 * * 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下半旗。完了。”    

       ④他说完转身就走,广场上的外交官个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1.熟读文段,填空。

     (1)第①自然段中“是非常罕见的事”的“这”指                     

     (2)第②自然段中“为什么要为下半旗呢”,“他”  指                      

     (3)第④自然段中“说完转身就走”,“他”指                        

2.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决定为周恩来 * * 下半旗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