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4分)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一种叫“富氧水”的高价饮用水,它是以饮用水为基

题型:填空题

题目:

(4分)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一种叫“富氧水”的高价饮用水,它是以饮用水为基质,加压充入氧气制得。节目中对“富氧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富氧水”富含氧分子,活性强,易吸收。喝水后氧气通过胃肠绒毛细胞膜直接进入细胞,能有效补充体内的氧,在细胞内分解各种营养物质产生能量。

观点二:“观点一”违背科学常识,是概念炒作,在“忽悠”消费者。

(1)石田教授曾对“富氧水”的效果进行研究。他以10名同学为对象,让同学们在不同时间分别饮用350 mL普通水和“富氧水”,但不告诉他们喝的是哪一种水。同学们喝完水后被要求运动15分钟,然后由研究人员测试并比较反映他们心率和耐力等的生理指标,结果无明显差异。石田教授研究的主要方法属于_______(填“查阅资料”、“建立模型”或“对比实验”)。

(2)人应该是由________系统吸收氧气。下表是人在呼吸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的比较。平静状态下,如果一个人每次吸人与呼出时的气体都是500 mL,氧气的密度为1.4 g/L,根据表中信息,可求得呼吸1次人体可吸收氧气________mg。因此呼吸1分钟(16次)人体吸收的氧气相当于28瓶500 mL富氧水中的溶氧量。

(3)依据(1)、(2)的分析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你支持哪种观点?

答案:

(1)对比实验 (2)呼吸  35  (3)观点二

析:(1)通过富氧水和普通水比较,判断对富氧水效果进行研究的方法;

(2)通过表格中获得的信息来计算分析人呼吸一次可获得的氧气;

(3)通过(1)(2)可判断富氧水商家的一种炒作.

解答:解:(1)把“富氧水”和普通水的效果作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该研究方法属于对比试验;

(2)人应该由呼吸系统吸收氧气,呼吸一次人体可吸收氧气=500mL×10-3L/mL×(21%-16%)×1.4g/L=0.035g=35mg;因此呼吸1分钟(16次)人体吸收的氧气相当于28瓶500mL富氧水中的溶氧量;

(3)根据(1)“富氧水”和普通水效果相同,(2)呼吸1分钟(16次)人体吸收的氧气相当于28瓶500mL富氧水中的溶氧量,可判断观点二正确.

故答案为:

(1)对比实验;

(2)呼吸; 35;

(3)观点二.

点评:要关注身边的生活现象,现代科技知识,社会热点,会用已学知识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试题推荐
题型:改错题

某地公路旁有一块标语牌,上面是醒目的大字:“‘让’出平安,‘抢’出祸端。”意在告诫司机朋友要互谅互让,不要抢道行车,否则容易出事故、惹祸端。但这个句子却有歧义,容易使人产生把“平安”让出去,把“祸端”抢过来的误解。请你修改这条标语,使语意明确。(注意:可增换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要求使用对称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甲、乙、丙合作撰写了一篇文章,署名甲、乙、丙。甲提出将文章发表在某大学学报上,乙和丙提出反对意见。对此事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乙以该学报发表过批评他作品的文章为由反对发表,甲不能将该文章发表

B.丙以该文章的观点不成熟、需要继续修改为由反对发表,甲不能将该文章发

C.只有乙和丙不提出任何反对意见,甲才能将该文章交学报发表

D.甲为第一作者,可以单独决定文章是否发表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