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制镁企业不能使用CO2灭火器作为消防器材”的问题进行探究,请你

题型:问答题

题目: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制镁企业不能使用CO2灭火器作为消防器材”的问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

(1)二氧化碳的制备

①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A制备CO2,写出其中的仪器c的名称:______;

②组装A装置时,仪器a、b插入双孔橡皮塞的先后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③请写出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

④若想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可选择下图哪些装置______(填序号).

(2)探究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兴趣小组同学将点燃的镁条插入盛满CO2的集气瓶内,镁条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并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同学们对镁与CO2反应的产物继续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I:产物是MgO和C;

猜想Ⅱ:产物是MgO、MgC2和C.

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______.

【查阅资料】MgO+H2O=Mg(OH)2,Mg(OH)2在热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MgC2+2H2O=Mg(OH)2+C2H2↑.

【实验分析】为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放人试管,加入足量热水,无气体放出,说明猜想______不正确;

②为了验证另一种猜想中白色固体成分了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

实验操作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

若该猜想正确,此时Mg与CO2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_.

【实验反思】通过本实验,对“CO2不助燃”,你有什么新的认识:______.

答案:

(1)①仪器c是锥形瓶;②在双孔橡皮塞上应该先插入直角导管,因为如果先插长颈漏斗且要保证其下端接近锥形瓶底部,长颈漏斗的球形部分凸出双孔塞不高、会影响直角导管的旋转插入;③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④A、导管处缺少弹簧夹,液体难以与固体进行分离,因此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A错误;

B、装置中只有一只导管,难以实现酸与大理石的分离,故B错误;

C、分液漏斗的下端在液面以上,液体难以与固体进行分离,因此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C错误;

D、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气体十分方便,可以及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故D正确.

E、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时气体排不出去,球形瓶中的气体压强变大从而迫使稀盐酸排出球形瓶并与大理石分离,反应停止.放开弹簧夹时,稀盐酸进入球形瓶,并和烧杯中的液面相平同时与大理石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所以该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弹簧夹来达到使盐酸和大理石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E正确;

(2)【提出猜想】镁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物的猜想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及实验的现象产生白色固体提出猜想;

【实验与分析】①镁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热水无气体放出,说明没有乙炔产生,即没有碳化镁生成,故猜想Ⅱ不正确;

②另一猜想中的白色固体与热水化合而生成的氢氧化镁在热水中溶解度增大,可取反应后固体与热水反应所得的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如果变红说明有氢氧化镁的生成,白色固体是氧化镁;因此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2Mg+CO2

点燃
.
2MgO+C,属于置换反应;所以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二氧化碳不助燃”是指二氧化碳不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

故答案为:(1)①锥形瓶;②ba;③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④DE

(2)【提出猜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实验与分析】①Ⅱ;②取步骤①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置换反应;

【实验反思】二氧化碳不助燃是相对的,应辩证地认识物质的性质.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