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填入有益 (每空2分,共20分) (1)19世纪60年代,中亚地区_______

题型:填表题

题目:

填入有益 (每空2分,共20分)

(1)19世纪60年代,中亚地区______________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进入新疆,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战术,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大败阿古柏。

(2)鸦片战争后魏源编著《_________________》,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维新运动期间,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译述《_____________》,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

(3)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喊出了“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提出“_________________”口号,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

(4)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设立的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______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5)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首相_________________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同年,状元实业家________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开展实业救国。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9/45aee69df7d2ed4ffa1bd8a8451ea661.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根据《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第三条和第七条。下列药品不得发布广告:(一)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二)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三...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3分)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四窗,垣墙周庭,以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②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③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④余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⑤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

①顾视   ②辟   ③当   ④迨   ⑤牖    ⑥既   ⑦凭   ⑧制

小题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5分)

①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②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小题3:下列加点词用法不一样的一句是:(        ) (2分)

A.垣墙周庭

B.可怜焦土

C.借书

D.草木行列小题4: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由记轩入笔,由轩及人,行文中始终渗透着一种家世之痛以及作者和亲人的深厚情感。

B.文章首段先描写了项脊轩修葺前“小、破、旧、暗”的特点,接着又转入描写修葺后焕然一新的局面,令人印象深刻。

C.文章第②段在通过“东犬西吠”、“鸡栖于厅”两个细节写出分家后的凌乱场面,流露出作者对家族衰败的哀痛。

D.全文语言朴素自然,境界开阔,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平静而不露声色地叙写往事,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30~35:

某单层、单跨、无吊车仓库,如题图所示。屋面为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采用MU15蒸压灰砂砖,M5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外墙T形特征值详见题表。

假定取消①轴线山墙门洞及壁柱,改为钢筋混凝土构造柱GZ,如题32图所示,试问,该墙的高厚比验算结果(β=

μ1μ2)与下列()项最为接近。

A.β==24.17<μ1μ2[β]=26.16

B.β==23.47<μ1μ2[β]=24

C.β==25.55<μ1μ2[β]=26.16

D.β==10<μ1μ2[β]=26.16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