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材料一:2011年3月18日,中国(济南军区)第八批赴苏丹瓦乌维和部队第一梯队2

题型:论述题

题目:

材料一:2011年3月18日,中国(济南军区)第八批赴苏丹瓦乌维和部队第一梯队225名官兵,从河南省新郑国际机场载誉出征,奔赴万里之外的维和任务区。目前,中国共有1958名官兵在联合国10个任务区和维和部队执行任务。

材料二:2011年3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中方希望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尽快促使利比亚问题有关各方实现停火。

材料三:2010年11月,胡 * * 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团结协作,深化反恐、防灾减灾、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交流合作,开展政策协调和对话,加强经验交流和技术援助,积极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创造安全、有利、便捷的环境,共同保障本地区人民安全和福祉。”

(1)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如何?(3分)

(2)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了哪些作用?(7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9/3979ba2808bb69b69839176ba3a049d8.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从案例中可以看出,萱萱很可能患了多动症。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或轻微脑功能失调,是一种以注意障碍为突出表现,以多动为主要特征的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障碍。学龄期儿童的发病率比学龄前儿童高,男性...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百年思索
        在台湾,我大概一年只做一次演讲。今天之所以愿意来跟法学院的同学谈谈人文素养的必要,主要是由于看到台湾解严以来变成如此政治淹盖一切的一个社会,而我又 当然不能不注意到,要领导台湾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政治人物里有相当高的比例来自这个法学院。
        我希望我们今天的共同思索是一个走向未来的小小预备。
        人文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暂时接受一个非常粗略的分法,就是“文”“史”“哲”, 三个大方向,最广义的文学,包括文学、艺术、美学,广义的美学。
        文学——白杨树的湖中倒影
        为什么需要文学?了解文学、接近文学,对我们形成价值判断有什么关系?德文有一个很精确的说法,意思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在我自己的体认中,这就是文学跟艺术的最重要、最实质、最核心的一个作用。我不知道你们这一代人熟不熟悉鲁迅的小说?他的作品对我们这一代人是 禁书。没有读过鲁迅的请举一下手?(约有一半人举手)鲁迅的《祝福》里的祥林嫂是一个唠唠叨叨的近乎疯狂的女人,她的孩子给狼叼走了。
        让我们假想,如果你我是生活在鲁迅所描写的那个村子里头的人,那么我们看见的,理解的,会是什么呢?祥林嫂,不过就是一个让我们视而不见或者绕道而行的疯子。再不然,我们就是那小村子里头最大的知识分子,一个口齿不清的秀才,大不了对农民的迷信表达一点不满。
        但是透过作家的眼光,我们和村子里的人生就有了艺术的距离。在《祝福》里头,你不仅只看见贫穷粗鄙,你同时看见贫穷下面“人”作为一种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文学,使你“看见”。
        文学与艺术使我们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在这种现实里,除了理性的深刻以外,还有直觉的对“美”的顿悟。美,也是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
        谁能够完整的背出一阕词?讲我最喜欢的词人苏东坡好了。谁今天晚上愿意为我们朗诵《江城子》?(骚动、犹豫,一男学生腼腆地站起来,开始背诵) 
        这短短七十个字,它也许并没有带给我们什么?它对我们的价值判断也并没有什么作用?也不过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使你突然看向窗外倏然灭掉的路灯,使你久久地坐在黑暗里,让孤独笼罩,与隐藏最深的自己素面相对。
        但是它的作用是什么呢 ?如果鲁迅的小说使你看见了现实背后的纵深,那么,一首动人,深刻的诗,我想,它提供了一种“空”的可能,“空”相对于“实”。空,是另一种现实。我们平常看不见的、更贴近存在本质的现实。
        假想有一个湖,湖里当然有水,湖岸上有一排白杨树,这一排白杨树当然是实体的世界,你可以用手去摸,感觉到它树干的凹凸的质地。这就是我们平常理性的现实的世界,但事实上有另外一个世界,我们不称它为“实”,甚至不注意到它的存 在。水边的白杨树,不可能没有倒影,只要白杨树长在 水边就有倒影。而这个倒影,你摸不到它的树干,而且它那麽虚幻无常:风吹起的时候,或者今天有云,下小雨,或者满月的月光浮动,或者水波如镜面,而使得白杨树的倒影永远以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深浅,不同的质感出现,它是破碎的,它是回旋的,它是若有若无的。但是你说,到底岸上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还是水里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然而在生活里,我们通常只活在一个现实里头,就是岸上的白杨树那个层面,手可以摸到、眼睛可以看到的层面,而往往忽略了水里头那个”空”的,那个随时千变万化的,那个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 的倒影的层面。
        文学,只不过就是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存在,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
        于是又回到今天谈话的起点。你如果看不见白杨树水 中的倒影,不知道星空在哪里,同时没看过沙漠玫瑰,而你是政治系毕业的;二十五年之后,你不知道文学是什么,或者说,更糟的,你会写诗、会弹钢琴、有哲学博士学位同时却又迷信自已、崇拜权力,那么拜托,你不要从政吧!政治家跟政客之间有一个非常非常重大的差别,这个差别,我个人认为,就是人文素养的有与无。
        这是一场非常“前现代”的谈话,但是我 想,在我们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现代”之前,暂时还不必赶凑别人的热闹吧!自己的道路,自己走,一步一个脚印。
        (龙应台的著名演讲)
1.作者认为文学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学------白杨树的湖中倒影”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举了鲁迅和苏轼的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A.政治家和政客的差别就是人文素质的有无。
B.作者龙应台认为文学是白杨树的湖中的倒影,可以帮助我们更真实地认识世界。
C.作者演讲的根本目的是想提高政客的人文素质。
D.本文词锋锐利,文字灵转,思虑缜密,揭开我们社会的病象,让我们张大眼睛去看、去反省、去深思。
E.本文作者演讲地的对象主要是未来的些政治家家们。
查看答案
题型:综合

环境保护(10分)

据《2011中国林业基本情况》显示,我国森林资源仍存在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从地域分布上看,我国林区相对集中分布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西南的川西川南、云南大部、藏东南地区。整个东北现有用材林、成熟林已比新中国成立初减少了51%,由于毁林大于造林,森林覆盖率大大减小,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1)举例说明东北林业资源减少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4分) 

(2)目前东北林区在森林合理利用与保护上提出要实行保护、恢复、发展并重的方针,你认为我们应具体做哪些工作。(6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