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假如作圆周运动的地球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4倍后仍作圆周运动,则( )

题型:多选题

题目:

假如作圆周运动的地球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4倍后仍作圆周运动,则(  )

A.卫星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4倍

B.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

1
4

C.根据公式F=

GMm
r2
,可知卫星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
1
16

D.可以推导证明卫星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

1
2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9/275899135fd3d5990ad68a8d0547d361.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解析: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债权人发现债务人的行为将会危害自身的债权实现时,可以行使法定的撤销权,以保障合同中约定的合法权益。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西方资木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打破了封建主义的禁锢,带来了近代文明,迫使中国走出中世纪,迈向现代化,这是历史进步。有人说,对这样一个历史进程,不能再仅仅从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的立场去审视,否则就会对这段历史作出消极、 片面、情绪化的结论。对这段历史只能从价值论的角度去重新评价,才能对近代中国有更为木质的认识。

—《历史新知识》

材料二 许多学者认为,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是实现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帝国主义要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改造一切社会制度落后的民族和国家。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最早促使中国走上现代化之路。但是,这种现代化是被严格地限定在是否有利于殖民统治范围之内的,即:不改变封建的社会经济制度以及政治和意识形态,只在某些方面做某些有利于外国侵略势力的调性 ,是极有限度的资本主义变革。这个意义上的现代化是不充分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则是要突破帝国主义所允许的范围,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从而实现现代化。

—《历史新知识》

材料三 马克思在论述英国的殖民统治与印度的社会发展时这样写道:“如果亚洲的社会状况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是干出了多大的罪行,它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这么来说,无论古老世界崩溃的情景对我们个人的感情是怎样难受,但是从历史观点来看,我们有权同歌德一起高唱:‘既然痛苦是快乐的源泉,那又何必因痛苦血伤心?难道不是有无数的生灵,曾遭到贴木儿的蹂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

请回答:

(1)关于近代中国“殖民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2)马克思在论述英国的殖民统治与印度的社会发展时的观点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哪一种观点相近?

(3)你对近代中国“殖民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的看法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