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族 周期ⅠAⅡAⅢAⅣ

题型:填空题

题目: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族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A      
   BCDE
F GH IK
J     L
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J的氢氧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   

(2)E、L两元素核电荷数之差是                  

(3)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验证B、H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酸性:H2SO3 >H2CO3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加药品后,打开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装置A中的试剂可以是        

a.Na2CO3溶液    b.溴水    c.酸性KMnO4溶液     d.NaOH溶液

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                          

④若将第一支试管中试剂换为H2S溶液,试管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换成新制氯水,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

(13分)(1)  F             (各1分) (2)  26   (1分)

(3)① 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2H2O  (2分)(未配平不得分,条件漏写,未标注“↑”、“↓”等酌情扣分,下同。)

②     bc   (2分) ③   Na2SiO3溶液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2分)

④   2H2S + SO2 = 3S↓+ 2H2O  (2分)  Cl2 + SO2 + 2H2O = SO42+ 4H+ 2Cl-      (2分)

题目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A~L分别是H、C、N、O、F、Na、Al、Si、S、K、Cl、Br。

(1)则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J的氢氧化物是氢氧化钾,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其电子式时

(2)E、L两元素核电荷数之差是35-9=26。

(3)①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2H2O。

②由于生成的CO2中含有SO2,会干扰CO2和硅酸钠溶液的反应,所以A装置的作用是除去SO2,选择的可以是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答案选bc。

③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的原理可知,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Na2SiO3溶液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④SO2还具有氧化性,能把H2S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H2S + SO2= 3S↓+ 2H2O;氯水也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 + SO2 + 2H2O = SO42+ 4H+ 2Cl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本题主要是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以及规范严谨的答题能力。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