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历史上,伯夷守节,隐身采薇,饿死首阳;屈原怀沙,行

题型:写作题

题目: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历史上,伯夷守节,隐身采薇,饿死首阳;屈原怀沙,行吟泽畔,投身汨罗;更有“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的佳话流传。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当代作家贾平凹对王维《山居秋暝》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境界甚为推崇,他说:“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更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要保有精神的明月清泉,须要守护心灵的空间。在实用主义盛行,价值观多元走向的今天,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请以“守护心灵的空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经历,写感受,可以发表议论,编写故事,等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答案:

【例文】

守护那方净土

这世界,纷纷扰扰,每个生命都该精彩,每颗心都须保持一份纯净,守护一方净土。

——题记

让疼痛转个弯,幸福在轮流。

每个生命都不会没有波涛汹涌,每个生命都会下雨。

不要企求,人的一生一帆风顺;不要逃避,那也许是上帝对你的亲吻;不要哀叹,幸福是轮流的,下一个就是你。

总有一天,你的心灵会受到疼痛,也许是剧痛,让曾经的疼痛都变得微不足道。你也许会觉得天将塌地将陷。但你更要相信:“终有一天,会是满天乌云散,明月升上来。”

这乌云不会升上来太慢,明月不会升上来太迟,也许就在你让疼痛转个弯的那一瞬。

没有摩擦碰撞,不会擦出生命的火花;没有经过血的手指,不会弹出世间的绝唱。

心灵的那方净土,你需耐心守护。

一地花香,唯情最香。

我不求可以翻云覆雨,不求能够主宰万物,只求可以拥有人间真情。世间诱惑千般多,人生追求有万种。但流星划过的那一刻,渴求真情永存仍是最滋润心灵的甘霖。

有人说:没有友情的生命,就像是一片沙漠。亲情、友情的拥有让我仿佛不是生活在尘世,而是置身在天堂。纷乱人世间,情无可替代,它需用生命下赌注。守护这份情,守住一颗心。

面对名利,做放弃的姿势人需有鸿鹄之志。

但人常说“至香则无香”。太多的目标,也许会成为幻想;过多的期望,往往能变成欲望。当志向成为欲望,我们要勇敢而果断地放弃。放弃的姿势,是我们正确的衡量自己的目标后,作出的最现实决定。不是怕得不到,而是为保护自己所想要的一切。

人的一生,若只为目标而活,那么他就只剩下起点和终点——生和死。倘若为了心灵的那方净土,带着欣赏风景和酿造好心情的态度去走过一生,那么这一生都是无法言喻的快乐旅程。

守护心灵的空间,就是笑对挫折,珍藏真情,淡泊名利。

守护你的那方净土,就能活出只属于你的精彩,只属于你的人生。

题目分析:这个话题,材料中已经说明了古人是如何守护心灵的空间的,话题要求我们去写“在实用主义盛行,价值观多元走向的今天,我们如何守护心灵的空间”。审题的重点就在动词“守护”上。这种观点型话题由于“话题”本身就是论点,写作这种话题作文时在立意上就不必要花费什么心思,将“话题”作为文章中心就可以了。如果写成记叙文,记叙的材料和叙述的故事能够体现这个观点就行;如果写议论文的话,就将“话题”作为文章的论点,只要在写作中围绕这个“话题”选取材料进行议论就可以了。

点评:材料作文的材料是立论的依据,而命题作文的提示语仅起到引出题目、为考生打开写作思路、并含蓄地表露命题意图的作用。材料作文写作须紧扣材料,命题作文写作则不必死扣提示语。对于命题作文中的提示语,优秀的考生应该既要揣摩命题人的意图,又要不受其限制,争取有所突破。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