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S企业与J企业生产和销售一样的仪表。S企业和J企业中员工的工资都占了生产仪表的 40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S企业与J企业生产和销售一样的仪表。S企业和J企业中员工的工资都占了生产仪表的 40%。S企业正在寻求强于J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为促使达到这个目的,S企业应该降低员工的工资。 以下哪一项如果是正确的,将最能削弱以上论述( )

A.因为他们生产少量的精密仪器,仪表制造商们不能在原材料上获得批量折扣

B.工资降低会降低员工工作质量,这种质量降低将导致销量的下降

C.J企业去年抢走了S企业20%的生意

D.S企业付给它的员工的工资,平均来说,比J企业高10%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8/8bef8af72467323294c3873211ab043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都不感到羞耻? ”森有礼回答:“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

材料二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年—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三千人左右。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请回答:

(1)日本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分)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6分)

(2)材料三对戊戌变法作出的评析,你是否认同?(1分)说明理由。(6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