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列两段选文,完成6—10题。(16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列两段选文,完成6—10题。(16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馀,寡人不忍行也。”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②期:约定时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济:过河。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⑥迨:趁着。⑦既:尽,完了。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4分)

(1)彼竭我盈,故之  克:       (2)然后襄公之    鼓:      

小题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2)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译文:                                                                        

小题4:.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3分)

                                                                          

小题5:.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8/7593489003f7581ced0f66e5b4815b31.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解析:事前质量控制即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事前主动质量控制,通过编制施工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制定施工方案,设置质量管理点,落实质量责任,分析可能导致质量目标偏离的各种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影...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