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6~8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6~8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吴均《答谢中书书》)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小题1:.解释划线词的词义。(2分)

①晓雾将:________________                    ②月色入: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简答。(4分)

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__________________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

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________”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________”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8/1fce7fdde76ffcc53cce3829c22d1442.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略围绕“脚印”,激活沉睡的记忆,放飞联想的翅膀,在生活的“宝库”里提取与“脚印”相关的人和事,领会“脚印”对你的启迪和教育。化大为小,对“脚印”加上适当的修饰。可“实”可“虚”,亦可由“实”入“虚...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