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8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8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9.本文的作者是          时代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置土石?                                                           

11.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写愚公决定移走太行王屋二山,其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本文是以二山的高大与愚公的老、弱作对比,显示愚公的坚毅和执著。

C.本文写操蛇之神的恐惧与元帝的被感动,这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部分。

D.本文写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古代劳动人民不畏艰难与坚毅乐观的精神。

答案:

【 小题 9】战国   列子    

小题10: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呢?(焉:哪里)

小题11:B 

小题9: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文学常识识记题。记忆时要关注作者的朝代、称谓、取得的成就等。

小题10:

题目分析:这个翻译句子虽然短,但也不容易翻译对。要注意“焉”的解释为“哪里”。“且”是“况且”的意思。翻译句子要注意现代汉语的语句结构,要翻译通顺并且尽量采用直译法。

小题11:

题目分析:B本文的对比主要是“愚公”和“智叟”对比,“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高大衬托了愚公的老弱。因此B不对。本题主要要分清楚写作手法中的“对比”和“衬托”。

试题推荐
题型: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不同,梦想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请在下列所给的人物中任选两个,仿照画线语句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6分)

航母舰载机总指挥罗阳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最美教师张丽莉    最美司机吴斌

亲历种族歧视的痛苦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让黑人拥有自由渴盼不同的种族能平等相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科学巨著《几何原本》前六卷本早在16、17世纪之交就由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出版,两个半世纪后,李善兰(18ll一1882,清代著名数学家、翻译家、天文学家)与伟烈亚力(注:英国传教士、19世纪著名汉学家)合译的后九卷本才在中国面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①政府的文化专制②传统的重农思想③翻译人才的匮乏④盲目自大的愚昧心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