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列哪一种海洋性贫血最为常见() A.β型海洋性贫血 B.轻型海洋性贫血 C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下列哪一种海洋性贫血最为常见()

A.β型海洋性贫血

B.轻型海洋性贫血

C.δβ型海洋性贫血

D.δ型海洋性贫血

E.以上均不是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7/651caf66e74d24490eeb9948dee8014d.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解析:[考点] 我国外贸法修改 [讲解] 我国修订前的《对外贸易法》实行的是A,2004年修订的《对外贸易法》实行的是C。其第9条规定,从事货物进出口或者技术进出口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应当向国务院对...

试题推荐
题型:实验题

(9分)(Ⅰ)已知常温下苯酚微溶于水,溶解度为8.2g/100g水,其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8mol/L。为了探究苯酚和乙醇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甲: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注入0.8mol/L的乙醇和苯酚溶液3mL,各放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反应产生H2的速率。

乙:在两只试管中,分别放入1 g乙醇和苯酚晶体,各注入3mL蒸馏水,振荡,得到乙醇溶液和苯酚浊液,再向两试管中逐滴加入5mol/L的NaOH溶液,观察其中的变化。

(1)苯酚溶液与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对于甲、乙两个实验方案,他们能否达到实验目的?理由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Ⅱ)在分析甲、乙两同学实验方案的基础上,丙同学进行了下列对比实验:

在两只试管中,分别放入2 g无水乙醇和苯酚晶体,用约60℃的水浴加热,待苯酚熔成液态后,再向两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金属钠。在乙醇中,钠块能与乙醇反应产生气体,约3min后钠块消失,溶液保持澄清;在苯酚中,钠块表面有少量气泡,约2min后出现少量白色悬浮物,10min后白色悬浮物充满苯酚熔融液,振荡后发现钠块尚未完全消失。

(3)丙同学的实验表明,苯酚熔融液与钠的反应速率不如无水乙醇的快,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苯酚熔融液和无水乙醇与钠反应的有关事实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判断分子里羟基上氢原子哪个更活泼的依据。(2分)

(4)请你设计一个探究苯酚和乙醇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活泼性的实验方案(可供选择的药品和仪器:乙醇、苯酚、蒸馏水、苯、钠、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pH计)(3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