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0分) 从前,沧州

题型:写作题

题目: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0分)

从前,沧州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石兽。一年暴雨,大庙山门倒塌,石兽也被撞入河中。十年后,重修山门,庙僧派人下河寻找石兽。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未见踪影。这时,一位守河堤的老兵说: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愣:这可能吗?老兵道:“我等长年在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它下面的沙子冲走,形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反复,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斗一样。”依照他的指点,寻找者果真在河的上游找到了那两尊石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7/34e3d39f3fa882e5993ecc1b0d6c322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每与臣论此事”中的“此事”指[ ]

      A.先汉兴后汉衰的历史事实及原因。

      B.后汉兴先汉衰的历史事实及原因。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2.诸葛亮写此段文字的主要用意,分析最为合适的一项是[ ]

      A.希望后主广开言路,采纳合理的意见。

      B.希望后主实行法制,做到赏罚分明。

      C.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

      D.希望后主痛恨桓、灵。

3.对“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就是知道贞良死在什么地方的臣子。

     B.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C.这些就是坚贞不屈,死于气节的人啊!

    D.这就使人知道什么是贞良死节的臣民了。

4.用横线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5.“桓、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的皇帝。(A.先汉 B.后汉)

6.与“贤臣”相似的是段中哪个词语?又指文中哪些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的主要条件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对比说明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依次写出上文中四个“此”的具体含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男,48岁,乙型肝炎病史10年,因乏力、低热、腹胀、少尿,来院就诊。检查发现巩膜黄染,腹部膨隆,有大量腹水存在。超声显像见肝略缩小,脾肿大,肝硬化结节形成,门静脉和脾静脉增宽。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下列不适当的治疗措施为

A.卧床休息

B.反复多次抽放腹水

C.给予复方氨基酸和清蛋白

D.合并应用保钾和排钾利尿剂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