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对某企业工时利用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是: 实行44小时(每周)工时制和进行人员精简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对某企业工时利用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是: 实行44小时(每周)工时制和进行人员精简等改革前,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 85%,也就是说有15%的制度工时没有被利用。其中缺勤占去50%,停工占去40%,非生产性工时占去10%。 实行40小时(每周)工时制并进行人员精简等改革后,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缺勤时间和非生产性工时都有所下降,其中人均每周缺勤时间和非生产性工时分别为1.6小时和0.4小时。

实行44小时工时制时,该企业人均每周缺勤时间为()

A.3.3小时

B.4小时

C.4.4小时

D.6.6小时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7/2b649f0c8a1762b37698e18d4dc7c61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近两年热议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在乌市部分路段时有出现。商业繁华人流量大的闹市区往往就是交通违法行为的“重灾区”。

材料二: (亚心网讯) “不好好走道,就要罚款了!”从2014年4月1日起,乌鲁木齐市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对行人违法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对车辆的违法行为进行严管重罚。根据违法行为不同,罚款金额为5元至50元不等。被处罚的行人或驾驶人员由交警部门负责组织一天的培训教育,参加至少一天的现场协勤。

材料三:(天山网讯)5月6日上午,记者从乌鲁木齐市文明办与市交警支队共同举行的“文明交通出行”活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4月1日至4月30日,①乌市4个中心城区八个示范路口对违章行人进行处罚一个月来,共处罚5094起行人违法行为,罚款25505元,教育劝导近13000人次。

材料四:乌鲁木齐公安局交警支队公布数据显示:②通过一个月来对行人违法过马路现象的整治,行人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明显减少。4月份有18起,同比下降30.8%,环比下降21.7%。其中有2起是行人过错导致,其余16起不同程度上因机动车违章行驶导致。

材料五:据乌鲁木齐市文明办介绍,③4月份以来,市民对文明交通出行的认同程度普遍提升,对处罚措施的实施普遍理解和支持,在示范路口有人闯红灯时,会有旁观群众表示谴责。不断有市民自发加入志愿者行列中来,在各个路口宣传文明交通出行。

材料六:为促进交通的人车和谐,四月份在治理行人不文明行为的同时,乌市文明办向全市机动车驾驶员提出倡议,主动礼让行人,向3000多名驾驶员发放了宣传资料。④据悉,交管部门五月份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重点整治“车不让人”。

(1)、请从上述材料中提炼出我市“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整治工作的措施及成效。

(2)、分析材料三提供的数据,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3)、以上材料中四个划线的句子有两句存在语病,请指出序号并加以改正。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