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有关茎的资料,回答问题: 1们已经知道,植物体里有两种运输线,植物生活所

题型:填空题

题目:

阅读下面有关茎的资料,回答问题:

1们已经知道,植物体里有两种运输线,植物生活所需要的全部物质就是依靠这两种运输线来输送的:一种是木质部里面的运输线,另一种是韧皮部里面的运输线.

②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老树:树干里面大部分都空了,可是枝叶仍旧活着.

③为了保护树木,必须保护树皮.我们不但自己不能随意伤害树皮,还要防止家畜啃咬树皮.

(1)构成木质部运输线的具体结构是______;它运输的物质是______.

(2)树木不怕空心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

(3)杜仲的树皮是名贵的中药材,有人为谋私利将杜仲的大部分树皮剥掉,结果导致杜仲植株死亡,为什么杜仲的大部分树皮被剥掉后会导致树木死亡?

答: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6/551f56365c8d783d964f365feb206006.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C本题考查堰塞湖的危害。地震、滑坡和塌方容易导致河段堵塞引起堰塞湖。堰塞湖的危害主要是土坝不牢,跨坝后洪水飞泻直下,危及下游地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某报记者在公路上拍下一辆电动车坐着三个年轻小伙招摇过市的照片,并在报纸上公开发表,呼吁广大市民珍惜生命,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而三个年轻小伙看到报纸后则指责某报记者侵犯他们的肖像权。下列对此正确认识的是(   )
A.三个年轻小伙法律意识强,懂得依法 * *

B.某报记者未侵犯三个年轻小伙的肖像权
C.该记者多管闲事,小题大做
D.私制电摩牌照是违法的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一位老师对课文《故都的秋》的教学分析,按要求答题。《故都的秋》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作者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了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整体感知作者从三个方面描写景物并赞美故都的秋,进一步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二是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其中由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到感受人文精神是教学中应突破的难点。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

A.符合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的要求

B.该教师正确把握了语文教学的特点

C.该教师准确把握了散文教学的重难点

D.该教师脱离了对文本的解读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