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说:“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

题型:写作题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说:“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让他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

你赞成俞敏洪的话吗?你愿意像草一样活着,还是像树一样的成长?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参考例文:

人要像树一样活着

我们时常会觉得人生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我有时候也会这样想,我的未来在哪里,我以后究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虽然时常迷茫,但我觉得人生信念应该是最重要的。“人不能像草一样的活着,要像树一样挺拔的活着。”或许我们未来的工作不会有可观的收入,或许我们为社会只能尽微薄之力。但人的信念却要像树一样不能倒下

我崇拜两个人,一个是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一个是电视剧〈〈乔家大院〉〉中的人物乔致庸。两个商界的人物,一个生活在现今高速发展的中国,一个生于没落的清朝。他们的成功在于屹立于心的信念!

俞敏洪将一个小小的培训班作成今天这样大的企业,需要的是信念,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强势的经营理念。他曾经历过苦难。今日之成就是从昔日苦难、失败中锻炼出来的:高考数次落榜,他不气馁,复读时他还要务农,代课,终于在第三次高考一举考取北大西文系;毕业后,同学们纷纷出国,他却失败了几次;他沉寂了七年,在北大教书,也思考了七年。一九九一年,他勇敢地抛弃了工作,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几年后,新东方学校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俞敏洪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些都源于他的人生信念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不值得佩服的呢?!

乔致庸,弃文从商,怀抱以商救民、以商富国的梦想,经历千难万险终于实现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他所经历的生生死死还有经商道路中的艰辛没有阻拦他的信念——货通天下,汇通天下。最终他的心愿得以实现。这部电视剧很让人感动,也使人很受启发。让我们从一代晋商乔致庸身上,看到现代商人应该怎样修身处世,怎样坚守信念!

记得俞敏洪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

这段话很让我振奋也很让我受感动。人就应该这样去活。为着信念去活,为像树一样成长去活!我们现今的大学生不管今后人生的方向如何,在世岁月的长短,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走下去,不管前方有多大的风浪,有怎样的惊涛。我们都应为着信念坚持不懈。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像树一样活着的人生!

题目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抓住材料中“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两句关键句来构思即可。中心要突出活得精彩,活得有价值。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