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开埠后的近代上海迅速

题型:改错题

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开埠后的近代上海迅速成为远东最繁荣的港口和经济、金融中心,“是近代亚洲屈指可数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被称为“十里洋场”……

——互动百科

(1)材料一中,上海的“开埠”是根据哪一条约的规定?这一条约的什么内容最能体现当时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2分)

材料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 如觅制器之器。”

(2)在材料二所述运动中,中国为了“自强”和“求富”创办了一系列工业。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在上海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 工业各一例。(2分)

(3)近代首先发生在上海思想文化领域的 反封建运动中,谁在此地创办了什么杂志,成为这场运动的阵地?(2分)

材料三: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世博会,它对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和谐有着广泛的影响和独特的作用,当数千万中国人以无比欣慰的心情迈进上海世博园大门时,便真真切切地的触摸到人类文明的脉搏。按照7000万的参观者计算,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对于上海经济直接拉动效益客观。加上全球正处在摆脱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这样的盛会就更加引人注目。但在世博会展示的场馆中,中国企业所表现出的创新活力不足,这是必须要正视的现实。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上海世博会,中国人感知什么”等

(4)结合材料三分析举 办上海世博会的意义,从材料三中你还能得到什么感悟?(2分)

答案:

(1)《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3分)

(2)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2分)

(3)陈独秀,《新青年》。(2分)

(4)可以拉动上海经济效益,对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和谐有着广泛的影响和独特的作用。中国企业创新力不足,我们应该积极创新,与时俱进,让企业充满活动。(3分)

题目分析:第(1)题中提到的上海“开埠”是在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后,当时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因此上海成为近代史上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条约中还提到“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使英国的商品能够大量的涌入中国,占据中国市场,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市场,因此此条内战最能体现鸦片战争发动的目的。

第(2)问提到的运动,结合材料中的“自强”和“学习外国利器”,可以判断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由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发动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第(3)题题干中提到的“近代首先发生在上海思想文化领域的 反封建运动”,指的是1915年掀起的新文化运动。当时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提出“民主”和“科学”的两大口号,成为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李大利、鲁迅、胡适等人也纷纷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提倡新道德、新文学等内容,使《新青年》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第(4)问需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首先要将材料划分层次,归纳其含义。材料中的第一句话的主要内容是说世博会能够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和谐;第二句话的主要内容是世博会能够拉动上海经济的发展;第三句话说明了世博会对摆脱金融危机的独特作用。材料的最后一句展现的是中国企业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也是从中我们应该得到的认识是什么。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