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幸

题型:选择题

题目: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幸福。  ,____。____,____。____,   ,那大家就都没有必要寒窗苦读,没有必要埋头苦干,也没有必要艰苦奋斗了。

①如果大家都像厉以宁先生说的那样

②如果上无片瓦之物,下无立锥之地,身无分文衣不遮体,穷困潦倒

③这话说得很偏颇并存在很大的漏洞和缺陷

④不论处在何种境遇都可以依靠感觉感受到幸福

⑤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说“幸福是一种感觉”

⑥不论你怎么感觉也不会感受到幸福的

A.⑤②④①⑥③

B.②④③⑤①⑥

C.⑤③②⑥①④

D.①②⑥⑤④③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6/147f4ac6540e298fd1244e68e138975b.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72<0,则-72无意义,另外三个是二次根式.故选C.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西方海洋文明暴力洗劫东方内陆文明的时代虽已远去,可是全球化的蓬勃兴起,再次使蕴藏着丰富资源的海洋成为人类通向四面八方的“巨大的公路”。

材料一: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财富的增长与国家海权而非陆权的扩张是同步上升的。这是因为,海洋是地球的“血脉”,因而也是将国家力量投送到世界各地并将世界财富送返资本母国的最快捷的载体。于是,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

——摘编自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

材料二:中国近代的有识之士逐步认识到“兴帮[邦]张海权”的道理,孙中山说:“中国海权一日不兴,则国基一日不宁。”“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太平洋之门户权。人方以我为争(意为:别国以我国为争夺瓜分的对象),岂置之不知不问。”孙中山面对旧中国的形势,从民族存亡和民生的角度关注海洋,在《实业计划自序》中说: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摘编自杨金森范中义《中国海防史》

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并以15-18世纪世界殖民霸权的转移为例为该观点寻找三个历史依据。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