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计算分析题:A公司是电脑经销商,预计今年需求量为3600台,平均购进单价为1500元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题目:

计算分析题:A公司是电脑经销商,预计今年需求量为3600台,平均购进单价为1500元,平均每日供货量100台,每日销售量为10台(一年按360天计算),单位缺货成本为100元。与订货和储存有关的成本资料预计如下:(1)采购部门全年办公费为100000元,平均每次差旅费为800元,每次装卸费为200元;(2)仓库职工的工资每月2000元,仓库年折旧40000元,银行存款利息率为4%,平均每台电脑的破损损失为80元,每台电脑的保险费用为60元;(3)从发出订单到第一批货物运到需要的时间有五种可能,分别是8天(概率10%),9天(概率20%),10天(概率40%),11天(概率20%),12天(概率10%)。要求:(1)计算经济订货批量、送货期和订货次数;(2)确定合理的保险储备量和再订货点(确定保险储备量时,以10台为间隔);(3)计算今年与批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4)计算今年与储备存货相关的总成本(单位:万元)。

答案:

参考答案:

(1)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800+200=1000(元)单位变动储存成本=1500×4%+80+60=200(元)

经济订货批量=[(2×3600×1000)/200×100/(100-10)]1/2=200(台)

送货期=200/100=2(天)

订货次数=3600/200=18(次)

(2)平均交货时间=8×10%+9×20%+10×40%+11×20%+12×10%=10(天)

交货期内平均需要量=10×3600/360=100(台)

再订货点=100+保险储备量

①当再订货点为100台(即保险储备量=0台)时

:平均缺货量=10×20%+20×10%=4(台)

TC(S,B.=100×4×18+0×200=7200(元)

②当再订货点为110台(即保险储备量=10台)时:

平均缺货量=10×10%=1(台)

TC(S,B.=100×1×18+10×200=3800(元)

③当再订货点为120台(即保险储备量=20台)时:

平均缺货量=0(台)TC(S,B.=100×0×18+20×200=4000(元)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知,合理的保险储备量为10台,再订货点为110台。

(3)与批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2×1000×3600×200×(1-10/100)]1/2=36000(元)

(4)与储备存货相关的总成本=36000+3800+3600×1500+100000+2000×12+40000=5603800(元)=560.38(万元)

Englishanswers:

(1)Variablecostperorder=800+200=1000(Yuan)

Storagecostperunit=1500×4%+80+60=200(Yuan)

Economicorderquantity=[(2×3600×1000)/200×100/(100-10)]1/2=200(tai)

Deliveryperiod=200/100=2(day)

Timesoforder=3600/200=18(timE.

(2)Averagedeliverytime=8×10%+9×20%+10×40%+11×20%+12×10%=10(day)

Averagedemandinwithindeliverytime=10×3600/360=100(tai)

Reorderpoint=100+insurancereserves

①Whenreorderpointis100(insurancereserve=0):

Averageshortage=10×20%+20×10%=4(tai)

TC(S,B.=100×4×18+0×200=7200(Yuan)

②Whenreorderpointis110(insurancereserve=10):

Averageshortage=10×10%=1(tai)

TC(S,B.=100×1×18+10×200=3800(Yuan)

③Whenreorderpointis120(insurancereserve=20):

Averageshortage=0(tai)

TC(S,B.=100×0×18+20×200=4000(Yuan)

Accordingtothecalculationabove,thereasonableinsurancereserveis10,reorderpointis110.

(3)Orderrelatedtotalcostofinventory=[2×1000×3600×200×(1-101100)]1/2=36000(Yuan)

(4)Storagerelatedtotalcostofinventory

=36000+3800+3600×1500+100000+2000×12+40000

=5603800(Yuan)

=560.38(10thousandYuan)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2010年11月13日,某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
1.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硝基苯精制岗位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汽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汽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松动、密封失效,空气吸入系统,由于摩擦、静电等原因,导致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并引发其他装置、设施连续爆炸。
2.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双苯厂对安全生产管理重视不够、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不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劳动组织管理存在缺陷。
3.污染事件的直接原因:双苯厂没有制定事故状态下防止受污染的“清净下水”流入松花江的措施,爆炸事故发生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出来的部分物料和循环水及抢救事故现场消防水与残余物料的混合物流入松花江。
4.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
一是吉化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会引发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有关应急预案有重大缺失。
二是吉林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提出防控措施和要求。
三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吉化分公司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对吉林石化分公司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失察,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能及时督促其采取措施。
四是吉林市环保局没有及时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建议采取措施。
五是吉林省环保局对水污染问题重视不够,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全面、准确地报告水污染程度。
六是环保总局在事件初期对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没有及时提出妥善处置意见。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4题为单选题,5~8题为多选题):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 )备案。

A.县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
D.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E.省级人民政府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