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采用过程控制的方法控制施工成本时,控制的要点有()。A.人工费、材料费按量价分离原则

题型:多项选择题

题目:

采用过程控制的方法控制施工成本时,控制的要点有()。

A.人工费、材料费按量价分离原则进行控制

B.材料价格由项目经理负责控制

C.零星材料采用定额控制方法进行控制

D.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耗用人工工日,是控制人工费的主要手段

E.对分包费用的控制,重点是做好分包工程询价、验收和结算等工作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4/16ba49abfd997dc77329e3c39a3a650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解析:[命题目的] 本题主要考查了关系模型中外码的概念。 [解题要点] 关系中的某个属性不是该关系的主码或只是主码的一部分,但却是另一个关系的主码时,称该属性为外码。参照关系也称从关系,被参...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漫议中国“鼎”

鼎在中国由来已久。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食品。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记述:“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粘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演变为传国的重器了。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从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后,“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盛大等政治引申意义。譬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三足鼎立、问鼎等等。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是文明的见证,又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后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它呈长方形,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器。鼎腹内有“后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还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主要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最具审美价值的工艺品。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在我国已传承至今。

由于自古以来,鼎就是我国一种庄严的重要礼器,象征着祖国昌盛、稳固、团结、统一和权威,亦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故在当今一些重大外交场合和国家一些重大政治活动中,都会由鼎来唱主角。

上世纪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该“世纪宝鼎”是具有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采用整体铸造,一次浇注成功。鼎身高2.1米,象征21世纪。姿呈三足鼎立,双耳高耸,满身纹饰。有金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鼎底座高0.5米,2米见方,上铸56条夔龙纹饰,象征中 * * 都是龙的传人。鼎的整个造型,雄伟祥和,气势宏大,古朴典型,美观庄重。

2006年1月1日,我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免征在我国已征收了2600年的农业税。同年9月29日,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的一尊“告别田赋鼎”问世了。这是一位普通农民用中 * * 最古老、最庄重的方式来铭记这一千古盛事。

小题1:下列对“鼎”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鼎最初是古代炖煮和盛放食物的烹饪之器,后演变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B.鼎上的铭文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所以“鼎”是比其它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

C.鼎最早是用粘土烧制的陶鼎,大约在4000多年前发展为青铜器铸造的铜鼎。

D.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见证了中华古代文明,又传承了中华悠久文化。小题2:下列各项中不能表明鼎是一种“重要礼器”的一项是(    )

A.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

B.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了“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50华诞。

C.商灭夏,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周灭商,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D.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的铸“告别田赋鼎”,铭记我国免征农业税这一盛事。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大篆铭文记载了当时的典章制度史实,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

B.“鼎”作为象形字,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又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盛大等诸多意义,因而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C.三足两耳是鼎的一种形态,方鼎的数量相对较少,但现存古代最大的青铜器却是“后母戊”大方鼎。

D.“世纪宝鼎”以其特有的姿形、纹饰、金文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作为礼器又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①在风起云涌的全球化浪潮中,世界大多数国家认为,事实已经证明,单靠美国的军事力量来统治全世界不但不可能成功,而且会激起更大的反抗和更多的人死亡。因此必须寻求另一种全球化,即一种多极均衡、文化多元共生、各民族和谐共处的全球化,也就是中国当前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

②如何建构多元化的全球文化,保护多样化的文化生态,抵制文化霸权和文化单一化等问题,其核心是一个文化自觉问题。因为无论政治、经济、科学、技术都是“以人为本”,而人又离不开一定的文化。

③没有文化自觉,就谈不上不同文化的多元共生。什么是文化自觉呢?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种子就是生命的基础,没有了这种能延续下去的种子,生命也就不存了。文化也是一样,如果要是脱离了基础,脱离了历史和传统,也就发展不起来了。因此,历史和传统就是我们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因此,文化自觉就是主动自觉地维护一种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使之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

④要延续并发扬光大,只有种子还不行,还要创造条件,让种子开花、结果。费孝通认为传统和创造的结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是要死的,只有不断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生命”。文化自觉应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方向,这样的文化自觉就不是回到过去,而必须面对现实。费孝通认为我们所面对的现实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机械文明”和“信息文明”这两个在西方分阶段发展的文明,在我们这里,却重叠在一起了,甚至这二者之间的变化比过去的从人力到蒸汽机到电动机的变化都要大。因此,不能照搬西方经验,还应该走自己的路。

⑤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特别关注当前的外在环境,这是过去任何时代都不曾面对的。全球化的现实需要有一些共同遵守的行为秩序和文化准则,我们应该精通并掌握之,并在此语境下反观自己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知道在这一新的语境中,中华文化存在的意义,了解中华文化可能为世界的未来发展做出什么贡献。

(选自乐黛云《多元化世界的文化自觉》,有删改)

小题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美国试图单靠军事力量来统治全世界的事实证明:只有运用文化的手段才能统治全世界。

B.作者认为,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因此,建构多元化的世界,核心问题就是文化自觉。

C.作者认为,多元化世界赖以实现的前提就是要让各种文化的历史利传统得以延续和发扬。

D.由于我国文明的发展与西方文明的发展情况不同,因此作者提出,不能照搬西方经验,应该走自己的路。E.作者从不同层面对文化自觉的含义作了阐述.表达了各种文化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共向发展的看法。

小题2:第③、第④自然段引用费孝通的原话,分别为了论证什么问题?(4分)

答:                                                                      

小题3: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作者就我们要关注当前的外在环境的问题阐述了哪些观点?请根据原文作简要概括。(3分)

答: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