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一③题。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一③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 芣苢: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摘取、拾取。⑤捋:成把地握取。⑥袺:手持衣角盛物。⑦襭: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____。

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3/c770d5cbd1624e86b931270ed38915cc.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①乘火车往返的车费:253×3×2=1518(元);②乘飞机往返的费用:850×3=2550(元),乘火车返的车费:253×3=759,一共用:2550+759=3309(元);③乘飞机往返的费用:850×3×2=6800(元);6800>3400>3309...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透明网桥的基本功能有学习、帧过滤和帧转发及生成树算法等功能,因此它可以决定网络中的路由,而网络中的各个站点均不负责路由选择。网桥从其某一端口收到正确的数据帧后,在其地址转发表中查找该帧要到达的目的站,若查找不到,则会 (16) ;若要到达的目的站仍然在该端口上,则会 (17)

如图5-1a所示为两个局域网LAN1和LAN2通过网桥1和网桥2互连后形成的网络结构设站A发送一个帧,但其目的地址均不在这两个网桥的地址转发表中,这样结果会是该帧 (18) 了有效地解决该类问题,可以在每个网桥中引入生成树算法,这样一来 (19)

如图5-1b所示为一10Mbit/s数据传输率下的以太网,其上连接有10个站,在理想状态下每个站的平均数据传输率为1Mbit/s。若通过网桥连接后成为如图5-1c所示的结构时,每个站的实际有效数据传输率为 (20) Mbit/s。

19()

A.网络资源也会得到充分利用

B.网络的最佳路由也会得到确定

C.也限制了网络规模

D.也增加了网络延时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