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新疆罗布泊沙漠成功地进行

题型:材料题

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新疆罗布泊沙漠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结束了我国无核的时代。当时,前苏联毁约停援,撤走专家,西方科技封锁,又正值困难时期,我国科学家、解放军和工人跋涉戈壁沙漠,风餐露宿,夜以继日。在研制期间,毛 * * 同志曾多次主持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同志为主任的专家委员会,26个部委20多个省市、1000多家单位的精兵强将和优势力量的大力协作。

(1)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回答,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核武器的研制成功对我们今天实现科教兴国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3/b7a579075011993f44be0761d19bebfc.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E

试题推荐
题型: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35岁,已婚,干部,因"左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8h"来诊。患者8h前大量饮酒后剧烈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黄绿苦水,共4次。继而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呈绞痛样并向左侧腰背部放射。3h前患者持续发热,全腹痛,拒按,腹胀,频繁剧烈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胆汁、咖啡样液体。1h前出现手足搐搦,四肢厥冷。发病来尿少。查体:T39℃,P118次/min,R20次/min,BP90/60mmHg;意识清楚,焦虑不安,痛苦面容,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心、肺(-),腹部膨隆,脐周皮肤青紫,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触诊不清,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WBC10×9/L,N0.87,L0.13,血清淀粉酶52IU/L;尿淀粉酶1800U/L,腹部CT: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经分析该患者的急性胰腺炎属于重度,其判断依据包括 ()

A.持续体温高

B.手足搐搦

C.血常规

D.疼痛

E.尿少

F.低血压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