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 A.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B.抗人球蛋白试验 C.血红蛋

题型:单项选择题 B1型题

题目: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

A.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B.抗人球蛋白试验

C.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D.酸溶血试验

E.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3/b6435fa859d71a03322f7e343352af5e.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A、牛奶久置变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铁钉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焚烧秸杆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属于化学...

试题推荐
题型: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女性,74岁,PCI术后6年,以"活动后心前区痛伴气短10个月,加重1周"就诊。查体:慢性病容,端坐位。体温36.2℃,血压130/90mmHg。双肺呼吸音粗,肺底有湿啰音。心率80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3/6级,向左腋下传导。肝脏肋下3cm,质地中等偏软。双下肢轻度水肿。胸部X光片:两肺充血,纹理重,透过度差,左心房室扩大。ECG:窦性心律,正后壁陈旧性心肌梗死。门诊超声心动图发现:左房径50mm,左室收缩末径38mm,左室舒张缩末径72mm,LVEF45%。二尖瓣重度反流,左室节段性运动异常。呼吸功能检查:中度通气与弥散功能障碍。头颅CT:陈旧性脑梗死。生化检查:血肌酐87mmol/L。患者入院诊断:冠心病三支病变,慢性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心功能Ⅲ级,糖尿病,陈旧性脑梗死,COPD待排除。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病理机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由于发病机制不同和瓣叶受牵拉的程度不同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手术是一个复杂的难题

B.没有标准的术式可以确保瓣膜修复的长期的效果和防止左室结构随时间再度恶化

C.外科医生应通过超声精确评价了解左室二尖瓣的功能和形态制定理想的个体化的方案

D.新研究提示:因缺血性二尖瓣反流修复术复发率高,所以二尖瓣替换是可行的替代方法

E.高危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病人,无论修复还是换瓣幸存率相似

F.术前左室舒张末径>65mm,缺血性二尖瓣反流修复术后5年生存率满意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