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某女不愿意与某男结婚,但某男对某女说,你不与我结婚,我就与你“同归于尽”。没有办法,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某女不愿意与某男结婚,但某男对某女说,你不与我结婚,我就与你“同归于尽”。没有办法,某女只得同意与某男结婚。2003年1月,某女被迫与某男登记结婚。结婚初,双方关系稳定,某女照常上班工作。但是,不久双方的关系开始逐渐恶化。2003年12月,某女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双方的婚姻关系。某男认为,婚姻关系是双方依法登记形成的,如果要撤销应由双方共同申请撤销。而某女和某男的父母认为,他们为某女和某男的婚事操心出钱,应由他们决定是否申请撤销某女和某男的婚姻关系。针对某女和某男的婚姻关系,谁有撤销申请权()

A.某男

B.某男的父母

C.某女

D.某女的父母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婚姻自由是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而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结婚自由要求婚姻当事人双方应当具有结婚的合意,任何一方或第三方不得对另一方胁迫。而所谓胁迫是指行为人以给另一方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屑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财产等方面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背真实意愿结婚的情况。根据《婚姻法》第11条的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也就是说,有权提出撤销婚姻的申请人仅限于“受胁迫的一方”,胁迫他人结婚的一方、婚姻当事人之外的其他人无权提出撤销的申请。因此,针对某女和某男的婚姻关系,只有受胁迫的一方某女有撤销申请权,其他任何人无权申请撤销该婚姻关系。所以,正确的选项是C。 如果判断可撤销婚姻的原因即“受胁迫结婚”。在判断一个婚姻是否因胁迫而为可撤销婚姻,应注意以下几点:(1)胁迫者须有胁迫的故意。胁迫者可能是婚姻的一方,也可能是婚姐关系之外的第三人。(2)胁迫者实施了具体的胁迫行为。(3)胁迫行为具有违法性。(4)受胁迫方因他人的胁迫行为而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按照胁迫者的要求而同意结婚。 为了保障婚姻关系的稳定,婚姻法对撤销婚姻的请求权明确规定了“除斥期间”,即该请求必须自结婚之日起1年内提出。超过了该期间的,受胁迫一方不可再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但是,如果被胁迫一方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则应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1年内提出。而且根据《婚姻解释(一)》第12条的规定,这里的“1年”不适用讼诉时效中止、中断或延长的规定。因此,如果受胁迫的一方没有在法定的“1年”时间之内行使撤销请求权,则表明她或他放弃了这项权利,其与对方的婚姻关系即成为有效的婚姻关系。就本题而言,某女受胁迫与某男登记结婚之后,照常上班工作,说明她的人身是自有的,因此,应在结婚后1年内提出。如果某女2004年2月之后提出撤销请求,则将因超过了1年的时间而被法院驳回申请。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