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一位7岁男孩因突然高热(40.5℃)来看急诊。他母亲诉说儿子颈项强直,嗜睡,胸腹部出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题目:

一位7岁男孩因突然高热(40.5℃)来看急诊。他母亲诉说儿子颈项强直,嗜睡,胸腹部出现红疹,逐渐融合成一片片淤斑,并出现喷射状呕吐。腰穿刺检查显示脑脊液混浊,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革兰阴性菌。

目前预防该病发生应接种哪类疫苗()

A.单价荚膜多糖疫苗

B.多价荚膜多糖疫苗

C.类毒素

D.减毒口服活疫苗

E.基因工程疫苗

答案:

参考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

老头们(节选)

白岩松 

  ⑴今年七十四岁的韩美林,两年前做了一次大手术,出来后自我感觉“比以前聪明多了”!其实,他以前就聪明,要不然也不会让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从自己的手上诞生。但对待这个作品,他习惯轻描淡写,因为过程中,“不懂艺术的人话太多”。你看,老爷子的话不比画差吧!而这样的话多着呢。

  ⑵作为政协常委,开会时,见很多人好话说尽,老爷子一笑:“各位,咱们到这儿来,是来献计献策,而不是来献媚的!”一句话掷地,满屋子的尴尬和沉默,但之后是掌声。

  ⑶在北京通州,韩美林艺术馆里,各种作品琳琅满目,吸引着人们参观欣赏。某日,他接到通知:第二天,有大人物要来参观,放下电话,韩美林收拾行李,买了张机票,跑了,一个沉默的空城计。

  ⑷写到这儿,可能会出现一个尖锐、苛刻、满身是刺不好合作的老头形象,其实恰恰相反,那得看对谁。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总是慈眉善目,笑容满面。虽然一辈子受了太多苦,可他的作品几乎全是乐观的,“因为人民需要。”

  ⑸这位迎来艺术生涯六十年的大家,最近逢人便讲的一句话是“我的艺术快开始了!”

  ⑹我同意,大艺术家的境界必回到童年!

  ⑺提起季羡林,大家都会想到他的严肃与严谨,其实,老人偶尔也会露出可爱幽默的一面。记得有一次去看他,在聊其他话题的中间,老爷子突然托我转告失眠者一件事。

  ⑻原来,在二战时,季老正在德国留学,因战事,他十年无法归国,这期间,他被失眠困扰,开始吃安眠药,从此再也扔不了,一吃就是七十年。

  ⑼老人让我带话:“都说吃安眠药不好,我是活例子,都吃了七十多年了,不也没事吗。告诉害怕的,没事儿!”

  ⑽有一阵子,我这个学俄语的人来了兴趣,报了华尔街英语班,在一次学校迎接老布什的聚会上,我身边坐着一位老人,看着像六十多岁,其实已过八十,一聊得知,他是北京友谊医院的前院长。我很纳闷儿:“您也在这儿学英语?”老人回答:“是啊。”我更纳闷儿了:“您是医生,又是院长,英语一定不错啊!”老人回答:“还行,可我的英语都是学术英语,太老,我想学学这美式英语,看是怎么回事。”

  ⑾这一番对话,让我永远难忘。记得在那一年的年终回顾节目中,我特意讲了这个故事,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依然为了兴趣没有任何功利心地学习,年轻的我们该如何感想?这,可能正是老人的力量与意义。

  ⑿以上写到的老人们,我与他们的交往并不多,因而感觉还是有点儿远,但读他们的故事,听他们的话语,琢磨他们的人生滋味时,却又觉得近,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感慨万千,于是,他们也像亲人一样,时常在我身边。写下来,是为了感谢。

1.根据选文所写的内容,在下列横线上简单概括一下文中三位老人的特点。

(1)韩美林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头;

(2)季羡林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老头;

(3)前友谊医院院长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老头。

2.文中韩美林的哪些话属于第⑴段画线文字所说的”?请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的最后说这些老人让作者感觉“有点儿远”又“觉得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复杂矛盾的情感?请结合文意分析一下,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的最后一句话是“写下来,是为了感谢”,看完选文,你有没有类似的感受?请你给文中的某一位老人写几句感谢的话,要写清你感谢他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