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读如图1,回答问题: (1)我国陆地面积约______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__

题型:问答题

题目:

读如图1,回答问题:

(1)我国陆地面积约______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______位.

(2)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在______,最南端在______,最东端在______,最北端在______.(填选项字母代号)

A.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B.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C.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D.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3)我国领土最南端和最北端跨纬度约______度,绝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__带,这为我国发展______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我国各地自然景观迥异,利于发展______业.

(4)我国濒临的四个海中最南面的是______海,我国的内海是______海和______海峡.图中D是我国最大的岛______,在其西南面有我国的第二大岛______岛.(如图2)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3/0266bc4006d04e254e98887f29acf5cc.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予友苏子美①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②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 

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消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公其可无恨。” 

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后百有余年,韩、李③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一定,晏然无事。又几百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若是欤?岂非难得其人欤?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④,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叹息流涕,而为当世仁人君子之职位宜与国家乐育贤材者惜也! 

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子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讁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 

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奇伟,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也。赖天子聪明仁圣,凡当时所指名而排斥,二三大臣⑤而下,欲以子美为根而累之者,皆蒙保全,今并列于荣宠。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庐陵欧阳修序。 

【注】①苏子美:即苏舜钦,宋初著名散文家、诗人,政治上支持范仲淹、杜衍等新政推行者。②杜公:即杜衍,曾任宰相,参与“庆历新政”。③韩、李:指韩愈,李翱。④酒食之过:庆历五年,苏子美用卖故纸的公款宴请宾客,被御史中丞以“监守自盗”的罪名弹劾。⑤二三大臣:指杜衍、范仲淹等,皇裕初年被起用。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其可无恨  恨:遗憾           B.子美之齿少于予  齿:年龄 

C.而学者稍趋于古焉  稍:稍微     D.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    即:接近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苏子美其文如“金玉”、其人乃“特立”的一组是() 

A.弃掷埋没粪土,不能消蚀 

以一酒食之过,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 

B.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 

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 

C.文章已自行于天下 

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 

D.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 

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子美的文章如金似玉,正当他遭受排斥、遇到挫折、流离困窘的时候,文章就已经流传于天下,即使他的怨家仇人,以及曾排挤他欲把他置于死地的人,也不能够损毁掩盖他的文章。 

B.本文回顾了唐宋古文运动的历史:唐朝初年,文章还留有五代文风的余习;后来过了一百多年,韩愈、李翱等人出现,此后,元和时代的文章才恢复了古文传统;宋朝兴起后,又过了将近一百年,古文才开始兴盛。 

C.天圣年间,欧阳修参加进士考试,发现当时学习写文章的人,追求文辞声调对偶和摘取古人文句,称这种文章为“时文”;后来皇帝忧虑“时文”的弊端,下诏书讽刺学习写“时文”的人,并明令禁止写作“时文”,那股风气才渐渐消失了。 

D.苏子美的政敌利用苏子美“酒食之过”攻击他驱逐他,主要目的不是陷害苏子美,而是借此打击与其有关联的新政推行者,不过,这些受排斥的人后来都被保全下来,得到重用,只有苏子美不幸死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