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B.无色

题型:选择题

题目: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B.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就是纯水

C.电解水能生成H2和O2,二者体积比为2:1

D.生活中接触的纯水多,水溶液少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2/b9b322ebb66f73c0031c2ad7e6a01fc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用5个算珠在计数器上拨三位数有500,410,401,311,320,302,230,203,221,212,140,104,131,113,122有15种.答:用5个算珠在计数器上拨三位数,一共可以拨 15种.故答案为:15.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的梦想是什么——假如有中国梦的话。事实上中国是多梦的,但什么是“中国梦”,却是个困难而尴尬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愿意讨论一个使中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的梦想,这就是百年来的“现代化”梦想。现代化梦想本身并不奇特,但落实在中国身上却成为一个沉重的梦。这个梦想本身就具有自相矛盾的性质,一方面,现代化梦想不是一个中国梦,而是一个西方概念,在文化和精神上说,现代化就是去中国化,现代化梦想就是对中国传统的否定,按照东方学的逻辑,中国的现代化梦想就是要把中国变成西方;另一方面,现代化梦想又是百年来几乎全部中国人的共同梦想,按照中国的“民心所向”原则,中国人人喜欢的就是中国的梦想,而且,中国所以选择现代化梦想又是因为只有一个现代化的中国才能够反抗和摆脱西方的霸权支配,就是说,只有把中国变成西方才能够抵抗西方而重新成为中国。

  中国的现代化梦想甚至还有更复杂的性质,中国在构思“中国式的西方”时往往希望能够综合西方各种现代化模式的优点,而且还特别希望能够综合中西文化的优点,在这两种超级综合的原则指导下,中国的现代化梦想就总是重新创作了的“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在把中国变成西方的同时就是把“西方”改造得似是而非,貌合神离。以中国方式重新创作过的中国现代梦想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不能理解“中国的现代化”在中国的实践中是一个灵活多变的概念,就不能理解中国。

  中国现代化梦想的第一理由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经验,因此中国现代化梦想的第一要求就是要变成在物质上强大的中国,这一基本要求一直到今天仍然是首要的要求。当然,“强大”不仅要求物质强大而且还要求精神强大,但在“精神强大”方面却有不同意见,许多中国人相信中国传统精神即使不是最好的也是足够好的,于是把现代化梦想局限于物质现代化;但有至少同样多的人认为需要精神的现代化,否则物质的现代化也不可能成功发展,至少不可能被正确地使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物质现代化在改变社会的时候并不仅仅是改变了物质水平,而是同时改变了精神风格,因为物质从来都不单纯是物质,而同时也是一种精神风格,一种迷恋物质生活的精神,于是,由物质直接扶植的现代化精神就比传统精神更有力量,这一点决定了中国传统精神的不利地位,以至于中国传统在谋生存的时候也要去迎合西方的观念。

小题1:关于中国的现代化的梦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化梦想不是一个中国梦,而是一个西方概念。

B.中国的现代化梦想就是要把中国变成西方。

C.现代化梦想是百年来全部中国人的共同梦想。

D.中国现代化梦想的意义在于反抗和摆脱西方的霸权支配。小题2:中国人在实践现代化的过程中没有

A.综合西方各种现代化模式的优点。

B.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

C.把中国变得非中非西。

D.现成的模式可供选用。小题3:下列各项属于作者观点的是

A.中国的现代化不利于中国传统精神的生存发展。

B.中国传统精神虽好但不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实践。

C.中国的现代化梦想主要是要求物质现代化。

D.没有精神的现代化,就没有物质的现代化。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2分)读下面的文段,指出划线处没有错误的一项。

长江浩浩西来,汇细流,纳巨川,逶迤万里。生生不息的长江水养育了勤劳智慧的世代楚人,也孕育了无与伦比的荆楚文明;[A]见证了水乡泽国的沧桑巨变,也见证了荆楚名城的数度辉煌。离乡大概有20几年了,[B]虽然呼吸不到那熟悉的荆风楚雨,[C]心中却从未放下那方水土深深的眷恋![D]

查看答案
题型:实验题

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参考图4,回答下列问题。

(1)在做膝跳反射实验时,小锤应该敲击 

(2)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 。在膝跳反射实验中,视觉中枢位于

(3)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而“望梅止渴”、“黑猩猩用沾水的树枝钓洞中白蚁吃”等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提高了人和高等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相比有哪些主要特点?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