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①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①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2/ae4f459bcd806d37fb8641fcef7f725e.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E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对下列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菩萨蛮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

慢,玉柱斜飞燕。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A.这首词上片由曲名写起,曲子描写的是湘江和湘江故事。鸣筝声声,令人联想起湘

水荡漾的绿波。“写尽”二字,描写出筝曲之妙,境界已出。

B.三、四两句用特写镜头描写弹筝女子。“纤指”突出了弹筝女子年轻秀媚的特征。“幽恨”既明写弹者心声,又暗写作者情绪,“细”字连结二者。

C.下片前两句既含蓄地描绘出弹筝女聪颖灵巧、从容专注的神态,又暗写出弹筝女柔

和自重的性情,而且运用镜头剪接手法转写“玉柱”。

D.下阕后两句收束全词,“断肠”与“幽恨”照应,将弹奏感情推向高潮。“春山眉黛低”,用贴切的比喻描写女子神情,和乐曲巧妙融为一体。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